中國駐尼泊爾大使侯艷琪:當前中尼關係正處於歷史最好時期之一
人民網加德滿都10月11日電 (記者 趙益普 林芮)應尼泊爾總統班達裏邀請,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將於10月12日至13日對尼泊爾進行國事訪問。訪問前夕,人民網特派記者對中國駐尼泊爾大使侯艷琪進行了專訪。
侯艷琪大使表示,習近平主席訪問尼泊爾是中國國家主席時隔23年再次訪尼,也是兩國元首年內實現互訪,將為中尼關係、中國同南亞關係發展注入新動力。尼政府和各界人民熱切盼望習近平主席來訪,將其作為今年外交的頭等大事,尼總統總理親自過問訪問籌備工作,確保訪問順利安全,氣氛隆重熱烈,“習近平主席對尼泊爾的訪問對雙方來説都是歷史性的,中尼兩國深化政治互信,鞏固友好關係,將會為南亞乃至亞洲的穩定發展繁榮貢獻積極力量。”
尼泊爾是中國的友好鄰邦和合作夥伴。建交64年以來,兩國在使館主權、獨立、領土完整等重大問題上相互支持。中國堅持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支持尼泊爾發展。
“當前中尼關係正處於歷史最好時期之一。”侯艷琪説,近年來,中尼高層交往保持強勁勢頭,政治互信不斷深化,中尼世代友好的全面夥伴關係得到提升。兩國在“一帶一路與”框架下不斷深化在政治、經貿、互聯互通、災後重建和人文交流等各領域務實合作,加強口岸、公路、鐵路、航空、通信等方面互聯互通,打造跨喜馬拉雅立體互聯互通網絡。目前中國是尼泊爾第一大投資國和第二大貿易夥伴,是尼泊爾最主要的發展合作夥伴之一。
在習近平主席提出的“構建以合作共贏為核心的新型國際關係,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倡議指引下,中尼兩國人民相互尊重、相互支持,努力打造中尼命運共同體,樹立了不同制度、不同大小國家和諧相處的典範。侯艷琪認為,中尼兩國都積極支持和推動不同文明的對話和交流,主張通過對話協商妥善處理有關分歧,致力於推動南亞和亞洲地區的互聯互通和區域合作,實現互利共贏,為南亞乃至亞洲的穩定發展繁榮貢獻了積極力量。
2017年5月,中尼兩國簽署了“一帶一路”合作備忘錄,為兩國關係的發展開闢了更加廣闊的前景。侯艷琪表示,當前中尼兩國加強戰略對接的核心是互聯互通,雙方正在積極構建跨喜馬拉雅立體互聯互通網絡,在鐵路、公路、口岸、航空、通信、過境運輸等方面加強合作。“相信這些舉措將進一步提升兩國互聯互通水準,便利貿易和人員往來,推動兩國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生活水準提升。”
侯艷琪表示,習近平主席多次強調在國際合作中要堅持“正確義利觀”。2015年尼泊爾發生8.1級大地震後,中方向尼方提供現匯和物資援助,先後派出多批救援隊、醫療隊、防疫隊赴尼抗震救災。侯艷琪介紹,截止2019年8月,中國對尼援助項目多達40余個,這些援助項目為尼經濟社會發展,尤其是尼基礎設施建設方面做出重要貢獻。
“民心相通”是習近平主席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的重要組成部分。侯艷琪表示,近年來,中尼人文交流蓬勃發展,交流形式豐富多彩,尼“漢語熱”和“中國熱”不斷升溫,去年赴華尼泊爾公民人數近16萬人次。作為喜馬拉雅山腳下的國家,尼泊爾風景優美,民風淳樸,旅遊業是其重要産業。侯艷琪表示,來尼的中國遊客數量增長迅速,去年有超過15萬中國遊客來尼旅遊,同比增長達46.8%,中國已成為尼第二大和增長最快的旅遊客源地。“兩國人文交流的日益頻繁,促進了兩國人民的相互了解和互學互鑒,為兩國友好關係的發展夯實了強大的民眾基礎。”侯艷琪説。
(原標題:中國駐尼泊爾大使侯艷琪:當前中尼關係正處於歷史最好時期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