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科創中心建設按下“快進鍵”
2018年,北京R&D(研發)的強度達到了6.17%,遠超一些創新型國家和地區平均2.5%的水準;美國全球科技創新中心報告裏面,北京被評為高速成長的科技中心;英國《自然》雜誌2018科研城市自然指數顯示,北京在全球500個科研城市中連續兩年蟬聯全球第一。
發展成果喜人、奮鬥目標催人!10月18日,2019中關村論壇舉行了重大成果發佈會,會上集中發佈5個重大科技創新政策,北京已按下“建設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的“快進鍵”,朝著“2035年成為全球創新網絡的中堅力量和引領世界創新的新引擎”這一目標大踏步前進。
瞄準痛點 助力“高精尖”
北京人工智能産業正在快速發展,企業數量已達到1084家。當前人工智能産業發展過程中,除了資金、人才、空間等基本要素外,企業還急需數據和應用場景等方面的支持。
此次論壇發佈了通過公共數據開放促進人工智能産業發展的工作方案,未來北京市將進一步推動一般公共數據無條件開放,為人工智能産業發展提供普惠數據。“在全國率先建設公共數據開放創新基地,通過特定的方式面向人工智能等企業進行有條件的開放數據。”北京市經信局副局長孔磊表示。
同新一代信息技術一樣,醫藥健康也是支撐北京創新發展的“雙發動機”之一,目前中關村已培育藥品醫療器械企業2000余家,上市公司37家,産業規模超過2500億元。
“對獲得批件的創新藥給予3年最高3000萬元支持、對醫藥健康硬科技孵化器建設最高每年給予1000萬元支持、對國際創新資源在中關村建設區域總部和研發中心每年給予500萬元支持……”此次論壇發佈的《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藥品醫療器械産業創新發展的若干措施》,可謂誠意十足,含金量滿滿。
中關村管委會主任翟立新認為,本次推出的措施精準支持關鍵環節,構築從成果轉化到臨床實驗、生産上市、銷售推廣等全鏈條的政策體系,同時彌補産業化短板,支持轉化生産等平臺建設,提升産業配套和落地轉化能力。此外,政策還提供人才引進、創業孵化、空間廠房等全方位的支持,為企業保駕護航。
深化改革 為科技創新護航
“建設全國科創中心,要堅決突破制約科技創新的制度藩籬,充分發揮中關村先行先試製度創新勇氣,刀刃向內,闖深水區,以更大決心、更大力度把改革進行到底。”北京市科委主任許強表示。
此次論壇發佈的《關於新時代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加快推進全國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的若干政策措施》(簡稱“科創30條”),是為北京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全國科技創新中心提供更大改革動力而出臺的又一重大改革文件。
與以往科技改革文件相比,“科創30條”的顯著特點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堅持“國家使命、雙輪驅動”,始終強化全國科技創新中心核心功能定位,突出國家使命擔當,強調貫徹新發展理念,把制度優勢轉化為治理效能,以體制機制創新驅動科技創新。二是堅持“問題導向,首都特色”,突出人才資源積極性的調動,充分體現賦予科研機構和人員更大自主權、“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等最新改革相關要求。三是堅持“系統謀劃,大膽突破”,綜合考慮戰略佈局、人才發展、科研管理等改革措施,更加突出改革系統性、集成性,注重各項改革協調推進。對於突出問題和重大需求,敢於突破路徑依賴,做到“應改盡改、應調必調”。
比如,北京的創新人才國際化的比例相對較低,“科創30條”明確進一步優化外籍人才引進及服務機制。對符合條件的外籍高層次人才和急需緊缺人才,縮減工作許可和工作居留許可辦理時限。在服務保障方面,北京將積極為引進的高層次人才提供子女入學等服務,並在“三城一區”等區域建立外籍人才一站式綜合服務平臺。
搭建平臺 全鏈條支持創新
在重大科創平臺共建項目方面,圍繞智慧製造系統創新研究、作業系統、新金融孵化中心等方面,4個重大的覆蓋行業全鏈條的創新支撐平臺在發佈會舉行了揭牌儀式。
由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局、朝陽區政府聯合華為公司建設的“北京鯤鵬聯合創新中心”項目,將打造與X86體系共存的二元生態系統,建設開放共贏的産業生態,有望解決長期以來我國電子信息産業“缺芯少魂”的問題,推動國産信息化整體産業發展。記者從中關村論壇獲悉,華為5年內將投資30億元發展鯤鵬産業生態,借助於整體算力的提升,高級自動駕駛將在北京加速落地。
“國家智慧製造系統創新研究院”項目將以智慧製造共性技術、核心關鍵裝備和標準研製及工程化應用為重點,利用2至3年的時間,建設成國家製造業創新中心和智慧製造公共服務平臺。
中關村企業涉外法務服務站旨在積極協助中關村企業應對海外發展中的法律問題,有力維護中關村企業合法權益,為中關村企業走出去保駕護航。
翟立新表示,下一步,中關村論壇將進一步提升論壇的國際化程度,以更大的力度推進開放合作,不斷拓展論壇的研討、展示、發佈和交易功能,將中關村論壇打造成為面向全球創新創業主體的綜合性、開放性高端國際論壇,為加強國際科技交流合作,促進科技成果共享,推動全球創新事業,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出新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