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正文

【新春走基層】在穿越中蒙俄的“中華第一車”上當車長

2020-01-22 18:56:04|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張群

列車長陳響從k3次列車前走過。攝影:沈湜

  國際在線消息(記者 沈湜)每週三的早上6時許,有著“中華第一車”之稱的k3次列車都會停靠在北京火車站站臺。如果不是車身上的中國國徽以及下邊懸挂的“北京-烏蘭巴托-莫斯科”的水牌,你可能會認為這只是一列短途的“小慢車”。列車從中國首都北京出發,縱貫蒙古國後再西行五個時區,穿越遼闊的西伯利亞,歷時131小時31分鐘,行駛7818公里,最終抵達俄羅斯首都莫斯科。

  陳響,本次列車的列車長,今年是他值乘的第16個年頭。“從2012年‘中俄旅遊年’和2013年‘一帶一路’倡議的提出開始,這趟列車便受到了旅遊者的關注。如今,每到6月初,旅遊團幾乎將列車上的位置全包了,甚至出現一票難求的局面。” 陳響説。

旅客在站臺上拍照留念。攝影:沈湜

  早上7時許,旅客陸續進站登車,部分旅客拿著相機在站臺上拍照留念,這樣的場景陳響已經習以為常,有時還有旅客要求和他合影。能成為“中華第一車”的車長,陳響很是自豪。“工作雖然辛苦,但我很自豪,畢竟我代表的是中國鐵路人。”

列車員正在往各個車廂連接處的鍋爐中加煤。攝影:沈湜

  7時23分,列車準時駛離站臺。列車一路北上,隨著緯度的變化,溫度直線下降。列車行駛的路途上有很多非電氣化線路,不能採用機車供電,而要加挂發電車廂,在中途加油又不安全,所以K3次列車沒有使用新型的空調車,依然用著傳統的“綠皮車”。在冬季,無論是鍋爐取暖、餐車做飯還是茶爐燒水,都還使用煤炭作為燃料。“列車常年運行在寒帶,一年中有9個月的採暖期。從北京到莫斯科,一節車廂要燃6噸煤,全部是由列車員用鐵桶一點一點裝入煤箱,再一鍬一鍬鏟入鍋爐冬季的俄羅斯境內零下40多度,列車往返運行13天,列車員要24小時不間斷添煤燒火,以保證車內的溫度。”陳響介紹到。

陳響在車廂內。攝影:沈湜

  車組成員清一色的男性。因為車上工作任務重,對身體和精神都是很大的考驗。每節車廂的工作由兩個列車員輪流負責,規定是8小時一換班,但由於在一些站點需要兩個人同時工作,一個人每天其實只能休息5到6個小時。如果碰到邊境檢查,列車員們還要連續工作超過12個小時。雖然每節車廂都設有乘務室,但為了保證車廂內的溫度,每隔一段時間都要去車廂連接處看看鍋爐運轉是否正常,所以列車員在乘務室休息的時間其實很有限。

陳響與同事進行工作溝通。攝影:沈湜

  2019年初,陳響隨車到達莫斯科,同一時間,在北京的父親突發腦溢血住院。妻子一邊帶孩子,一邊在醫院照顧父親。“後來家人扛不住了,才給我打電話,我腦子瞬間一片空白。但我還是硬壓下焦慮的心情,做好列車上的每一件事情。”他回憶道。等到了北京,他直奔醫院,整整一個月守在病榻前,終於盼到了父親恢復意識。

陳響和妻子通了視頻電話,囑咐妻子照顧好父母和孩子。攝影:沈湜

  列車在鐵軌上疾馳,窗外的景色不斷變化,陳響的心裏五味雜陳,因為今年除夕他又無法與家人團聚了。晚飯過後,陳響和妻子通了視頻電話,囑咐妻子照顧好父母和孩子。對於鐵路人來説,春運是摻雜著鄉愁和感動的。“怎麼可能不想家呢,但是不遺憾。旅客的一聲‘過年好’,是對我們列車員最大的認可。”

兩位外國旅客向車窗外打招呼。攝影:沈湜

  21時30分,車輛抵達二連(二連浩特)站,因為中蒙兩國鐵軌軌距不同,所以列車要在這裡的國際換輪庫對列車車輪進行更換。次日淩晨,更換完車輪後的列車駛出二連站,載著旅客繼續它的旅程。此時,列車員們依然堅守在崗位,乘客已經進入夢鄉,而在他們的夢中,也許就是那遙遠的莫斯科。

標簽:一帶一路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