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滾動>>正文

【新春走基層】他們的篤定讓生活溫暖

2020-02-05 19:45:56|來源:光明日報|編輯:楊磊

   【“武漢闖關”系列報道】  

  立春。此時的武漢,仍沉寂凝重,但生活在繼續,城市在運轉。

  環衛工人、快遞小哥、“專車”司機、防疫志願者……當大多數人被迫宅在家裏時,他們卻一直在街頭,一直在路上……他們保障城市的正常運行,他們是武漢的守護者。

  “把垃圾處理妥當,才能真正為大家創造一個健康的環境”

  熊鵬德(環衛工人),最想對家人説:“我們必須要頂上,不為什麼,只想快點消滅疫情。”

  淩晨3:30,城市還在酣睡。熊鵬德準時鑽出被窩。簡單洗漱後,熊鵬德拿起清掃工具向振興二路走去。這是他最熟悉的“地盤”,數不清每天要在這條路上走多少個來回。

  4:00,天還是黑的,熊鵬德的工作開始了。“我就是一遍一遍地掃,等清掃工作結束,抬起頭來,天已經亮了。”

  這只是一部分。7:00,他另一份保潔工作又開始了,還是熟悉的街道,他這一幹,就幹到晚上6:00了。“別的我不行,但我清掃、保潔絕對沒問題,垃圾清的一定乾淨。”説起自己的本職工作,這位8年前從孝感來到武漢務工的55歲漢子,一改先前的靦腆,質樸的臉上多了一絲不容置疑的底氣。

  “我妻子也是一名環衛工,現在,我們最希望的就是把街道的衛生搞好,給大家帶來一個好的環境。我總跟老婆説,衛生多重要啊,我們必須要頂上。不為什麼,只想快點消滅疫情。”説著一口不太地道的普通話,熊鵬德的語氣卻很堅定。

  下午1:00,在振興二路上,記者與熊鵬德邊走邊聊,又遇到了一位環衛工作者——黃友軍。這位江漢區常青街環境衛生管理所的所長,已經連續工作了6個小時。整了整口罩,他告訴記者,現在,環衛工人不僅很累,還很危險。“垃圾裏滿是病菌,現在是特殊時期,大家更會避而遠之。如果説,醫院是疫情主戰場,那垃圾箱、廢棄用品便是我們的主戰場。把垃圾處理妥當,才能真正為大家創造一個健康的環境。”

  特殊時期,不容退卻。自從疫情開始後,黃友軍就再也沒回過家,“我妻子也在社區工作,我們倆都不敢回家,只能住酒店,把孩子一個人留在家裏。”

  “擔心嗎?”記者問。

  “説不擔心是假的。但我們現在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儘快渡過難關。到那個時候,我們一家人就可以熱熱乎乎地吃個團圓飯了。”説話間,陽光照在黃友軍的臉上,格外亮堂。

  “不管需要多久,我們年輕人誓與武漢共進退”

  華雨辰(防疫志願者),最想對家人説:“保護好自己也是保護好你們。”

  12:00,摘下口罩,捧著盒飯,隨便找了個人少的地方坐下,90後志願者華雨辰剛送醫護人員到中南醫院,就到20公里外的北湖收費站,快速地扒拉兩口午飯準備上崗了。她笑著説,自己幹了兩份志願者“兼職”。

  “您好!測一下體溫。”穿上紅色的志願者馬甲,她拿著體溫計,站在路口,成為疫情防控志願隊成員。這幾天,她一直很忙碌,趁著工作間隙,她和記者聊起自己:“我是鋼花小學的音樂教師,一直在關注疫情的動態,1月23日,在朋友圈看到青山團區委正在招募駕駛志願者,我馬上就報名了,為醫護人員提供接送服務。”

  這幾天,她接送了十幾位醫護人員,在青山、武昌、漢口等各個區來回開車接送。這也是華雨辰第一次近距離接觸醫務工作者。“讓我感到意外的是,醫生護士不少人年齡比我還小,有ICU的護士、重症病房的醫生。”她説。

  讓她印象深刻的是,她接送了一名護士長,華雨辰看到她上車前一步三回頭,嘴裏説著安慰丈夫的話,還不忘叮囑把家裏的老人和孩子照顧好。一路上,她在電話中不斷地協調科室人員排班,聲音都很沙啞。

  “在武漢,這裡有最普通的一群人,也是最了不起的人。”華雨辰説,對於志願者來説,工作有一個原則就是要幫忙,但不能添亂,哪有需要就去哪。

  1月25日,司機志願者人數多了,她聽説招募疫情防控志願者,就主動加入,來到武漢的二七橋上成為檢測值守的一員,配合交警檢測來往車輛人員的體溫。

  此時,車輛過檢緩慢,大多數司機都很配合,華雨辰每測量一個人都會微笑著説“體溫正常”,很多急躁的司機也會態度轉變,向她點頭表示感謝。“還有很多司機會主動説一聲‘你們辛苦了’,有的甚至會從車窗丟出口罩和酒精噴霧,囑咐我們要多保重,一幕幕體現著武漢的人情味。”

  如往常一樣,2月3日,華雨辰回到家第一件事就是消毒,主動在房間內隔離,“到現在爸媽還不知道我每天出門做志願者,我告訴他們在單位值班。”她緊接著説,“不告訴他們是怕他們擔心,我也會嚴格做好消毒和防護,保護好自己也是保護好他們。”

  武漢,許多青年志願者投入一線,這是對城市的信心。華雨辰也不例外,在運送物資的現場她還碰到一位學生的家長,一直沒休息,為支援的醫療團隊做後勤保障。當時與對方一起搬運物資,聽説另一位學生的母親就在這個醫院病房,她鼻子一酸,眼眶瞬間濕潤:“無論是家長還是老師,我們都應該為孩子做好榜樣。”

  有的孩子,通過家長的微信,給她發來微信,告訴她要注意安全。她説:“我們不煽情,有需要就直接上,不管需要多久,我們年輕人誓與武漢共進退。”

  “我們能夠奔跑,覺得特別有意義”

  袁雙(快遞小哥),最想對家人説:“寒冬過後,溫暖終會抵達。”

  14:21,武漢快遞員袁雙當天的第62個快遞單即將完成。記者見到他,他戴著口罩,一路小跑,口罩外側一鼓一鼓的。“你把快遞放門口吧。”客戶隔著防盜門在屋裏説,這是這幾天送快遞的常態,很多客戶都不想面對面地收件。正當袁雙轉身離開,沒想到門開了,“等一下,這是給你的,這幾天你們辛苦了,也要注意防護。”袁雙接過來,一看,是兩個口罩。“好意外呀,客戶挺關心我們的。”他笑了。

  武漢,這座城市,大家相互見面次數少了,但是隔不住人性的善良與溫度。這幾天,在忙碌中他也感受到驚喜,在每一單包裹送達後,客戶總是不停地感謝,常常從門縫裏遞出醫用口罩,送來消毒水、醫用手套、牛奶,有的還會給滿滿一小袋的零食和表白紙條……這段時間,這些都變得很常見。

  像袁雙這樣的普通人,為整個城市的正常運轉服務,這位90後小夥子是地道的武漢人,作為快遞站點的站長,他選擇留守,開啟了一場場奔跑。

  早上天剛亮,他看一眼手機,6點,準備起床出門。6點50,他就到了公司,拿著電子體溫計,第一件事情就是給同事量體溫。7點,他們開始卸貨。8點,他們開始送貨。

  “今天的貨物,有很多貼著黃色標識的快件,説明這是亟須物品,我們先進行派送。”袁雙説,開車行駛在空曠的街道上,他和站裏的兄弟扛起了武漢漢陽區一半天貓超市包裹配送,很有成就感。

  下午快一點鐘了,他才有空休息一會兒。“知道你沒有吃飯。”同事給他送來一份青椒肉絲蓋飯,這樣的關心,相互間沒有道謝,更多的是眼神的示意。他趴在傳送帶上一邊吃一邊和記者聊,不到十分鐘,草草地吃完飯,轉身去倉庫看下午要送的貨物,他又滿載著市民們網購的生活物資,將每一份期待及時送達。

  問他為何喜歡一路小跑送貨?他笑著説,作為土生土長的武漢人,也是一名快遞員,在危機時刻,能在自己的崗位上為自己的城市做一點事情,“我們能夠奔跑,覺得特別有意義”。

  午後的陽光正燦爛,送完一趟貨,他對記者説:“我想讓父母看看,寒冬過後,溫暖終會抵達,武漢加油!”

  “這幾天,我要當好一名志願者司機”

  “專車”司機張一馳最想對家人説:“這幾天,我特別期待自己能夠‘下崗’。”

  晚上9:00,“專車”如約而至。車一停,搖下窗,記者見到戴著口罩的張一馳,帶著武漢人特有的豪爽,一揮手:“上車,這幾天忙呦!”聊起這幾天的工作,他説:“昨天中建三局的朋友聯繫我,説有兩位同事去雷神山醫院建設現場報到。我下午4點接一位,晚上8點又接了一位,中途再接送兩個醫護人員,正好串起來不耽擱。”

  32歲的他並不是一位專職司機,而是武漢市武昌區青聯委員,在一傢俬企工作。“這幾天,我要當好一名志願者司機。”張一馳説。

  1月23日,武漢的公共交通停運。他聽説很多醫生護士下班後回不了家。此時,一些熱心的志願者們迅速拉起了QQ群、微信群,一大批勇敢的武漢市民走出家門,組成了志願者車隊。這一天,有人粗略統計有四五千人參加,張一馳正是其中一員。

  記者翻開了張一馳的日記,文字樸素,卻飽含溫情——

  1月25日正月初一:今天早上5:50就爬起來了,總共接送了5位。在這個群裏算少的,看到一位老哥接了十幾單。

  1月26日正月初二:今天4單全是長程跨區,每單都是20至40公里,好累。湖北省婦幼醫院到金銀潭醫院,漢口站到中南醫院……中午12點半出門,晚上8點回來,主要是我在外面找不到吃飯的地方,餓得不行才回來,明天吃飽一點再出門。

  武漢,現在還是冬天,但張一馳説他車內的小小空間,卻充滿人與人之間的溫暖。有一位乘車的醫生塞給他一包口罩,提醒一定要注意自我防護;有一位護士送了一瓶酒精,還在車裏給他示範如何使用噴霧;還有一位護士,看到他的酒精不多了,聽説小超市的酒精補貨了,買了幾瓶扔到車裏,堅決不要錢。

  到了1月29日正月初五,張一馳早上起來後,發現微信群的單明顯少了,他覺得這是一個好兆頭,運力緩解了。這一天他找到了新工作,區裏的青聯徵召志願者,大量境外援助的物資抵達武漢需要翻譯人員,“我的英語水準毫無壓力,妻子也是法語老師,日語N1水準。”他笑著説,語氣中帶些自豪。

  2月4日中午,他回家睡了一覺,在家待了一會兒,看到微信群裏有新消息,他説:“不管了,我再拉一會兒,現在需求正在減少,不然以後搶不到單了。”

  拿起手機、駕照、口罩,往副駕一扔,他又開車出門了。張一馳説:“當秩序逐漸恢復,我就該‘下崗’了。”

  “不過,我特別期待能夠‘下崗’。”他又補充了一句,這也是他最近經常跟家人説的話。

標簽:

為您推薦

新聞
娛樂
體育
軍事
汽車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