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滾動>>正文

五一勞動節,向這些閃亮的名字致敬!

2020-05-01 20:51:32|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央視新聞客戶端|編輯:楊磊

有這樣一群人

他們技藝精湛、執著堅守

他們不斷創新、追求極致

五一勞動節

致敬這些默默奉獻

兢兢業業的勞動者們

是他們專注、鑽研的精神

讓他們創造出一個個“奇跡”

把平凡變成偉大

  纖毫畢現 傳續經典——鄭春輝

  鄭春輝,一名從藝30年的工匠,憑著一雙巧奪天工的手和一顆孜孜不倦的心,在一段木頭上重現了《清明上河圖》的盛景。

  木雕,是我國一門古老的傳統手工技藝。從十六歲就開始學習木雕工藝的鄭春輝一直在追求、探索中國傳統山水畫的意境,也希望可以通過木雕傳承文化。

  宋代版清明上河圖長528釐米,高23.8釐米。為了讓巨木充分利用,鄭春輝把原畫的長度放大一倍,高度放大了六倍。憑藉著30年的功底,他耗費4年時間,雕去重達1噸的木料,將2275個人物栩栩如生地雕刻出來,《清明上河圖》木雕作品大功告成。

  三十年來,鄭春輝憑著手中的一把刻刀,傳承著先人的經典之作,也刻畫著祖國的大好河山,為這個時代留下一件件傳世之作。

  福建省莆田市騰暉工藝廠木雕師 鄭春輝:只要我還有一點力量,我一定不會放棄我手中的筆和刀,我會一直堅持下去。

  巧技妙法化危機的橋吊司機——竺士傑

  竺士傑是一位碼頭橋吊司機,每天他的工作就是在50米高的橋吊上,用巨大的吊具穩、準、快地吊運來自世界各地的集裝箱。由於傳統的橋吊操作法極易造成箱體劇烈晃動,很可能會掉落髮生危險,竺士傑研究出了減速穩關操作法,利用鐘擺的運動規律,在鐘擺到達頂點後回擺時開始減速,減速速度一旦與吊具回擺速度吻合,在垂直點停止小車運行,就能夠更佳穩、準、快地吊運集裝箱。

  長時間的工作練就了竺士傑精準的判斷,在一次黃海海域兩艘貨輪相撞的事故中,他用自己一直研究的減速穩關操作法,將被擠在艙壁的集裝箱一個個全部安全卸下。

  有人説,竺士傑是千里眼、順風耳,還有一雙會跳舞的手,而竺士傑卻説,自己只是碼頭上一顆普通的螺絲釘,讓更多往返於世界各地的船在中國的碼頭上準時起航。

  在金屬上進行雕刻藝術——胡勝

  胡勝是一位車床加工工人,是全廠車工中對刀具最精通的人。為了國産預警機核心部件的生産,他必須使用數控機床將加工精度控制在4微米以內,這幾乎是一項不可能完成的任務。面對4微米精度的挑戰,胡勝反復對比篩選,謹慎地從這些種類繁多的刀具中,精準地選出十二把。然後再根據每把刀的切削參數,通過編程設定不同的切削速度,深度和進給量。最終他做到了。

  胡勝精心打造的金屬件,為我國首型大型相控陣預警機雷達的穩定性和可靠性打下了堅實基礎。苛刻的要求錘鍊出過硬的專業技能,勇於探索的人,才能把不可能變為可能。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十四研究所高級技工 胡勝:這是一個要超越自己的任務,非常有樂趣,如果成功了,會有非常大的成就感,所以我就準備挑戰一下自己。

  金屬上打磨自己的 “ 別樣人生 ”—— 李凱軍

  李凱軍是一汽鑄造公司鑄造模具設備廠的鉗工。在模具鉗工崗位上工作近30年的他,憑藉對工作近乎癡迷的熱愛,在中國一汽家喻戶曉,並且成為技術工人的傑出代表。

  汽車模具的精度,決定著車體的品質。模具上的一點瑕疵,都會導致汽車上零件的批量報廢。2006年的一天,一位加拿大客商找到一汽,要定制一套22噸的汽車油底殼模具,並説這是他們在中國尋找的最後一家模具製造廠,如果達不到要求,就放棄在中國生産。李凱軍領著徒弟們起早貪黑幹了四個月,僅拋光這一個工序,就用了30天。驗收時,李凱軍做的模具平面度達到了0.02毫米誤差範圍以內,加拿大客商當即追加了八百萬元訂單。如今,李凱軍團隊製造的汽車發動機缸體模具,已經達到世界一流水準。

  中國第一汽車集團有限公司模具鉗工 李凱軍:我的工作目標是什麼?是追求極致,在我的腦海裏沒有最好,只有更好。

  指揮鋼鐵合奏的鍛造工 —— 劉伯鳴

  核電站常規島低壓轉子,是核電站發電的關鍵設備。它對鋼材冶煉、鍛造要求極高。此前,全世界只有日本能夠生産。為了打破國外壟斷,中國一重的鍛造工劉伯鳴接受了這個挑戰。萬噸水壓機鍛造車間十三個工位,二十多個工人,在劉伯鳴雙手的指揮下,上演了最和諧的鋼鐵合奏。715噸鋼錠隨著劉伯鳴的手勢被搓揉、錘打、擠壓,一步步蛻變。

  整整四十三天,這個直徑3米、長達14米的巨無霸大功告成。專家組驗收一次合格,品質超過日本同類産品。從此,這個核電建造的關鍵設備不再依賴進口。劉伯鳴和他的團隊也成為我國核電建造的一支重要生力軍。

  執著與專注 練就“火眼金睛” —— 楊金安

  大藤峽水利樞紐是我國珠江流域關鍵控制性水利樞紐,樞紐的船閘大門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閘門,這個閘門的底樞曲扭蘑菇頭要承受1295噸閘門的壓力。中信重工機械股份有限公司重型鑄鍛廠煉鋼工楊金安接到了要煉出一爐35噸打造這個蘑菇頭的特種鋼的任務,為此他選用了鉻、鉬作為原料進行冶煉。為了防止鋼水二次氧化,楊金安10分鐘迅速做出決斷——加大氬氣流量。

  六小時後,40噸原料,剔除了5噸雜質,剩下的35噸特種鋼水,是大國工匠冶煉精度高度的見證。

  永遠追求極致的 “ 深海匠人 ”—— 周皓

  周皓是中國科學院深海所裏的一名普通鉗工,負責所內深海科研裝備的零部件加工、製造、維修工作。在兩次馬裡亞納科考航次中,他解決科研裝備技術難題156 項,針對海試需要對科考裝備合理升級改造58 項,使國産自主研發的科研裝備取得多項國際、國內第一。

  在太平洋馬裡亞納海溝科考任務中,海底地震儀是關鍵設備,決定著科考成敗。受制于船上條件,沒有專業維修設備和可更換的零部件。周皓經過仔細搜尋,發現用來包裝海底地震儀的十五塊塑膠墊板,可以代替受損儀器上的特種塑膠。最終他花了近四十個小時才一點點打磨完成,受損的深海儀器終於被修好並成功布放。三天后,科研團隊成功獲取了深海儀器上記錄的數據,中國成為了世界上首個獲得萬米級海洋人工地震剖面圖的國家,大洋從此不再深不可測。

  給飛機“心臟”做手術——孫紅梅

  航空發動機維修,是世界機械維修中難度最高的技術之一,而孫紅梅就是發動機的“主刀醫生”。

  2013年,一批某型軍用飛機發動機機匣損壞,國內沒有成功修復這種機匣的案例。如果無法修復,將意味著三十多架飛機變為廢鐵。中國人民解放軍第5713工廠焊接工孫紅梅主動請纓維修這批機匣。故障點多發生在腔內,而機匣內部的結構就像俄羅斯套娃,一層又一層,查找困難。孫紅梅在機匣外殼上,切割出半個手掌大小的窗口,通過倣真建模和密封檢測,通過鏡子反射,找尋死角焊點,實現精準仰焊。成功解決了這款機匣死角故障的修復難題。這道工序後來被命名為鏡面反光仰焊法。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5713工廠焊接工 孫紅梅:發動機是飛機的心臟,我們的使命就是要把戰鷹的心臟維護好,讓它們能夠強勁有力的跳動。

  新一代運載火箭總裝負責人——崔蘊

  今年58歲的崔蘊,共參與總裝過七十多發不同型號的火箭,可2016年在他第一次接到總裝長征五號遙一任務的時候,卻不知從何下手。由於長征五號體積龐大,總裝的難度也極大,經過無數次地修改和實驗,崔蘊借助火箭邊框有限的空隙和可以著力的地方,安裝了一塊加強鋼板,然後再把連接板固定在這塊加強板上。最終,長征五號二級火箭,被8組加強板、24塊連接板和兩個超強力滾環牢牢地固定在滾轉架車上,如同箭體兩端安裝了兩個車輪,實現了全新式自動滾裝,多人多點同時在地面操作,提前兩個月完成了長五遙一的總裝任務。

  當肩負著火星探測、探月、空間站建設等重大航天工程任務的長征五號飛上太空時,崔蘊和他的團隊已經在向著我國航天事業的下一個目標進發。

  航天科技集團一院天津總裝測試車間首席技師 崔蘊:未來中國航天的下一代火箭是9.5米,10米級的。我要蹚出這一條路,為咱們國家下一代火箭奠定一個良好的基礎。

  百萬級精細數據 保障艦載機安全著陸—— 戴振濤

  我國的第一艘航空母艦—遼寧艦如今正在服役,航母阻攔機,是一個幫助艦載機著艦的裝置,十年前,戴振濤接到了中國第一台航母阻攔機的安裝任務。整整十年,反復地測量、計算、調整,這些枯燥單調的數據成了他最重要的工作,僅測量這一項就耗去了戴振濤三分之一的時光。

  2012年11月23日,殲15戰鬥機第一次在遼寧艦的甲板上被阻攔索穩穩拉住,成功著艦。中國海軍航空兵從此在我國首艘航母上安營紮寨,擁有艦載機戰鬥力的遼寧艦從此成為真正意義上的航母。

  中國船舶大連船舶重工集團有限公司鉗工 戴振濤:參與航母建造是我一生最值得驕傲的一件事情。

從小技術到大藝術

從小認真到大成就

是他們

用肩膀扛起了責任

是他們

用雙手開疆了拓土

❤感謝你們❤

用奮鬥創造奇跡

用平凡造就偉大

五一勞動節

向你們致敬!

標簽:

為您推薦

新聞
娛樂
體育
軍事
汽車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