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滾動>>正文

勞動最光榮 奮鬥最幸福丨陳建新:我陪“嫦娥”度過每一個晝夜

2020-05-03 09:58:15|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央視新聞客戶端|編輯:任麗君

  嫦娥四號探測器正在月球上度過它的第17個月夜。月球上夜晚的溫度達到了零下180度,怎樣讓探測器能夠在這樣寒冷的夜晚保持溫暖,是嫦娥四號熱控系統主任設計師陳建新的工作之一。從嫦娥三號到嫦娥四號再到更遠的深空探測,陳建新和研製團隊一直守護著中國的探測器平安度過在太空中的每一個晝夜。

  儘管是五一假期,但是陳建新和同事們仍然在加班工作。他們正在討論未來探測器熱控系統的改進方案。還年輕的陳建新,卻因為白頭髮在團隊中顯得格外顯眼。 

  

  航天科技集團五院 嫦娥四號探測器熱控系統主任設計師 陳建新:我們這邊確實問題比較複雜,比較難,有的東西你是一眼看不到處理方法,所以確實費腦子一些,肯定也有這個原因。 

  這已經是陳建新加入深空探測熱控團隊的第12個年頭了。2008年,嫦娥三號探測器開始研製,剛剛加入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一年多的陳建新被委以重任,擔任嫦娥三號熱控系統副主任設計師。 

  

  航天科技集團五院 嫦娥四號探測器熱控系統主任設計師 陳建新:對於這種有跨越的型號來説,其實年輕人和老人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其實也是門檻是差不多的。當時部門也是考慮到年輕人也挺有衝勁的,就需要你去闖、去拼去。 

  嫦娥三號是我國第一個需要在月面著陸和生存的探測器,面臨著月晝期間零上120度,月夜期間零下180度的巨大溫差。如何在高溫條件下保證散熱,同時又能在寒冷條件下保暖,成了擺在陳建新和研製團隊面前的難題。 

  

  儘管在嫦娥三號之前,美國和蘇聯都已經進行過月球探測。但是由於他們的熱控方案需求的重量資源都達到了嫦娥三號的十倍以上,因此對熱控系統的性能和指標要求完全不同。 

  航天科技集團五院 嫦娥四號探測器熱控系統主任設計師 陳建新:對重量要求我們都是要精確到零點幾克級。比如用蓄電池或者是調研俄羅斯的方案,它可以用這種通風系統什麼的,這樣的話我們的重量代價根本就不允許。 

  經過反復論證,陳建新和團隊創造性地提出了“重力驅動兩相流體回路”的方案。不需要用電,直接通過可流動性的氣體液化産生的熱量為設備供熱。就在陳建新和團隊準備充滿信心的時候,接下來的方案驗證試驗卻給他們帶來沉重的打擊。

  

  航天科技集團五院 嫦娥四號探測器熱控系統主任設計師 陳建新:這個系統運行不了。就發現這個系統設計裏面有些關鍵環節沒有考慮到。這個事兒肯定要做成,你這個沒有什麼退路的。因為這是一個國家重大工程。 

  沒有退路的陳建新和研製團隊開始重新進行環境模擬和方案論證。他們始終相信這個方法是可行的,只是需要更加精密的模擬和控制。 

  

  2013年,經過五年的研製攻關,嫦娥三號成功落月。當它成功度過了第一個月夜自主喚醒的時候,陳建新和團隊才終於在軌驗證了自己的熱控系統。 

  航天科技集團五院 嫦娥四號探測器熱控系統主任設計師 陳建新:在喚醒的那一刻,我們早早就去飛控現場去等它。我們用很小的重量和零功耗的代價,就解決了一個整器白天探測、晚上生存的問題。

  有了嫦娥三號的成功經驗,面對嫦娥四號任務時,陳建新和團隊顯得更加有信心。如今,他們設計的熱控系統已經陪伴嫦娥三號著陸器在月球上生存了六年多的時間,也即將守護嫦娥四號度過17個晝夜。現在,他們開始向更遠的深空發起挑戰。

  

  航天科技集團五院 嫦娥四號探測器熱控系統主任設計師 陳建新:隨著我們探測器離地球和離太陽越來越遠的話,它會遇到很多的這種新的挑戰。我們一定會繼續繼承這種自主創新的精神,讓中國的航天器能夠飛得更遠、飛得更好。

 

標簽:

為您推薦

新聞
娛樂
體育
軍事
汽車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