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土空間生態修復規劃出臺 安徽省劃分9個修復分區
來源:安徽日報  |  2022-05-31 10:30:11

  5月30日,安徽省政府新聞辦舉行新聞發佈會,安徽省自然資源廳介紹《安徽省國土空間生態修復規劃(2021—2035年)》有關情況。安徽省將國土空間劃分為9個修復分區,構建“問題識別+分區修復+項目化實施+政策支撐+分工協作”等為一體的生態保護修復體制機制,促進形成優質高産的農業空間、山清水秀的生態空間、健康安全的城鎮空間。

  安徽省政府辦公廳近日印發該規劃。規劃明確省域國土空間生態修復目標任務、總體佈局、修復分區和重大工程等。本省以全面提升長三角生態屏障和長江中下游生態帶生態品質、促進生態系統良性循環和永續利用為總目標,切實發揮安徽省重點生態區作用,錨固全省“一心兩屏四廊多點”生態安全格局,以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修復為主線,大力實施國土空間生態修復。

  “一心是巢湖生態綠心,兩屏是皖西大別山區、皖南山區生態屏障,四廊是長江、淮河、新安江、江淮運河生態廊道。”省自然資源廳副廳長郜紅建表示,該規劃突出“一心兩屏四廊”對國土空間生態功能的骨架支撐作用,並考慮全省自然地理和生態系統的完整性、連通性,體現淮北平原和江淮丘陵差異化生態基底,將全省國土空間劃分為9個修復分區。

  9個修復分區分別是巢湖周邊生物多樣性保護與城鎮人居環境提升區、皖西大別山區水源涵養與生物多樣性保護區、皖南山區水源涵養與生物多樣性保護區、淮河沿線洪水調蓄與礦山治理區、長江沿線洪水調蓄與生物多樣性保護區、新安江沿線水源涵養與生物多樣性保護區、江淮運河沿線水系連通與生物多樣性保護區、淮北平原農産品生産與礦山治理區、江淮丘陵崗地水土保持與生物多樣性保護區。

  圍繞各重點區域、重點流域、重點領域突出生態問題,安徽省優先部署對國家及省級重大戰略具有關鍵生態支撐作用的重大工程,聚焦生態功能存在的短板進行提升,聚焦生態受損的重點區域進行修復,構建重大工程項目體系。(安徽日報 記者 夏勝為)

編輯:劉旭東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