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卡子縣道布龍鄉人居環境整治項目現場,一條條新修的道路四通八達,為出行提供便利。
山南市第二高級中學,藏族學生正在表演黃梅戲《女駙馬》。
錯那縣曲卓木鄉千年沙棘林景區,遊客接待中心正加快建設。
人居環境提升和旅遊民宿項目打造,讓山南市乃東區昌珠鎮扎西曲登村煥發出新的活力。
雅魯藏布江畔的山南市人民醫院是安徽省醫療人才“組團式”援助醫院。2019年至今,安徽省先後選派3批次88名援藏醫療人才對口支援該院。
由合肥援建的措美縣農牧特色産品電商展銷中心。
山南市瓊結縣下水鄉唐布齊村村民多吉曲珍和單增卓嘎正在安徽援藏的千畝果蔬基地大棚裏採摘小番茄。
山南市乃東區昌珠鎮扎西曲登村,次仁(左二)一家開辦了旅遊民宿,收入頗豐。
今年是安徽對口援藏20週年。20年來,一批又一批安徽援藏工作隊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及省委、省政府關於對口援藏工作的各項部署要求,不畏艱辛,攻堅克難,在助力西藏山南市教育醫療、産業培育、生態環保、民族團結等各項事業發展上,交出了一份獨具特色的高品質援藏答卷。近日,記者走進西藏山南,用鏡頭記錄安徽援藏成果。
盛夏的西藏山南,草綠樹茂,山清水秀,大地充滿勃勃生機。走進錯那縣勒布溝,在這個位於喜馬拉雅山東段的大峽谷裏,雲霧繚繞、雨水充沛,來自黃山歙縣的茶樹在這裡紮下了根,安徽省第七批援藏工作隊隊員裴含龍正“手把手”指導門巴族村民次仁旺姆、巴桑德吉和其他姐妹進行茶葉採摘、加工。來到措美縣哲古湖湖畔,只見成群的牦牛在湖邊一望無際的草原上悠閒覓食,幾隻野驢穿梭其間;一旁由合肥援建的景區旅遊接待中心已初具規模;遠處雪山連綿起伏,湖光山色盡收眼底。漫步在平均海拔超過4500米的浪卡子縣打隆鎮邊境小康村內,一條條新修的道路四通八達,田園、樹林、別致的藏式民居,構成別樣的鄉村畫卷,美不勝收……
惟其艱難,才更顯勇毅;惟其篤行,才彌足珍貴。一個又一個援藏好項目、大項目如雨後春筍般在西藏山南這片高天厚土上生根、發芽、開花、結果!這一批批項目,銘刻著一批批援藏幹部和安徽人民對西藏人民的深情厚誼。(合肥日報 記者 李亞朝 攝影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