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安徽消息(劉旭東):7月5日,由安徽省地方金融局、省經濟和信息化廳、省農業農村廳、省商務廳、省國資委、省工商聯、人行合肥中心支行、安徽銀保監局、安徽證監局主辦,網商銀行承辦的供應鏈金融助微大會在合肥召開。安徽省委常委、副省長張紅文出席並啟動“安徽省供應鏈金融助微行動計劃”,將在年內服務千家核心企業,覆蓋百萬小微市場主體,實現千億貸款規模,從而助力産業鏈條上的中小微企業,支持實體經濟發展。
為落實安徽省供應鏈金融助微行動計劃,工商銀行安徽分行、郵儲銀行安徽分行、省農信社、徽商銀行、平安銀行合肥分行、浙商銀行合肥分行、網商銀行等金融機構,宣佈將在全省大力開展數字供應鏈金融創新服務。
以螞蟻集團發起成立的網商銀行為例,目前包括安徽省海螺水泥、荃銀高科、輝隆農資等龍頭企業在內的全國超500家品牌已接入其數字供應鏈金融大雁系統,品牌下游經銷商無需抵押,足不出戶,就可以獲得線上信貸服務,用於向品牌定向支付、採購備貨。“未來半年,網商銀行將為安徽100家龍頭企業及其上下游産業鏈10萬小微企業和個體經營者,提供利率傾斜的經營性貸款,增加貸款投放超過100億元。“網商銀行品牌商數字金融總經理王志譽介紹道。
安徽是全國重要的農産品生産、能源、原材料和加工製造業基地,省內眾多核心企業的發展,都離不開一張發達的供應鏈網絡。供應鏈上的小微經銷商資金充足則供應鏈強,然而對於很多品牌來説,供應鏈卻長期貸款難,鏈條上的長尾小微企業供血不足。
安徽省地方金融局局長何毅在現場表示: “近年來,供應鏈金融領域在實踐中發展迅速,日新月異,經過人工智能、物聯網和區塊鏈等技術的引入,現在交易參與方、交易結構、風險承擔模式等都發生了重大變化。”
“從傳統的互聯網,進一步向數字化方向創新發展,這也是我們今天供應鏈金融需要突破變化的方向,因為小微企業在生産經營當中,所有的信息只有在零延遲的條件下獲取,我們的金融才是紮實的,才能有效的管控風險。”中國人民大學商學院副院長宋華在會上説道。
安徽海螺水泥在全國有超過2萬經銷商,宣城市績溪縣的程存玉就是其中之一。因為保質期短,做工程的賬期資金壓力讓程存玉長期苦惱。“我們做工程的,賬期一般要3個多月,現金流不多就接不了大項目。”去年海螺水泥與網商銀行合作,程存玉獲得網商銀行提供的上百萬數字供應鏈採購貸額度,“我進貨量緊接著就翻了倍,一年多用了21次,現在用手機就能貸款,隨借隨還,每次都能解燃眉之急。”
在會上,安徽省銀保監局還發佈《關於金融支持大中小企業融通創新助力産業鏈金融鏈發展的指導意見》,強調金融科技和供應鏈信息科技的融合創新,提高産能的數字化協同水準,圍繞全省十大新興産業三重三創升級工程等發展目標任務,加強創新鏈、産業鏈、供應鏈、數據鏈、服務鏈、人才鏈六鏈同步的金融服務創新。
“真誠期待供應鏈核心企業更好發揮‘主角光環’關鍵作用,希望各金融機構更好發揮‘源頭活水’重要功能,我們將加大政策支持、搭建合作平臺、做好服務保障,共同踐行助微行動,助推産業鏈供應鏈高效運轉、實現經濟金融良性互動。”何毅在現場表示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