氫能,兼具清潔能源與高效儲能載體的雙重角色,是世界公認的綠色可再生能源、本世紀最具發展潛力的清潔能源,也是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的重要途徑和抓手。通過將風能、太陽能等能源轉化為氫能,實現可再生能源大規模跨季節儲存、運輸,成為當前新能源領域的良好整體解決方案。
眼下,在著力打造中原地區新能源基地的阜陽,從制氫到儲運再到應用的氫能産業鏈條,正以肉眼可見的速度拓寬拉長。
在阜陽煤基新材料産業園,安徽中科昊海的2000立方米/小時氫氣純化裝置,已開車運營半年有餘。利用園區龍頭企業——安徽昊源化工集團的工業生産氫和副産氫,安徽中科昊海投資上馬高純特種電子氣體項目和氫氣純化、液化項目。項目全部達産後,可年産高純氫氣640萬立方米、液氫500噸,既能向氫燃料電池汽車加氫站供應液氫,又可滿足半導體産業對6N級乃至更高純度氫氣的需求。
安徽中科昊海項目開車之前,全球能源裝備製造頭部企業——東方電氣,已經看中阜陽良好的産業基礎、明顯的區位優勢,在阜陽落子,計劃利用氫能技術等方面優勢,在阜陽推進氫燃料電池汽車示範應用與氫能産業發展。
從産業鏈上游的氫氣製備,到下游的産業應用,阜陽搶跑氫能産業“賽道”的身影正愈發清晰。
事實上,發展氫能産業,阜陽有著較為明顯的優勢。
這裡煤炭資源豐富,煤基化工産業實力雄厚,依託昊源化工、晉煤中能、中科昊海等一批化工龍頭企業,可形成穩定供應高品質氫源的能力。其中,昊源化工煤化工副産氫産能潛力約為12萬噸/年、精細化工副産氫産能約為6000噸/年,晉煤中能副産氫産能潛力約為12萬噸/年。
阜陽還有著長三角地區唯一新能源大型風光電基地項目——三峽能源安徽阜陽南部120萬千瓦風光電項目,到“十四五”末,全市光伏裝機容量和風電裝機容量將分別達到346萬千瓦、60萬千瓦,可為零碳制氫提供豐富的電力來源。
基於資源稟賦,積極融入國家“雙碳”戰略佈局,阜陽搶抓新能源産業風口,把新能源和節能環保産業作為全市重點打造的十大特色産業之首,佈局建設風電、光電、火電和熱能、儲能、氫能、生物質能“七位一體”的新能源産業集群。
“總體來看,豐富的化工副産氫資源和風光電資源,以及東方電氣、昊源化工、晉煤中能、攀業氫能等一批氫能産業鏈企業,為阜陽發展氫能産業奠定了堅實基礎,産業基礎配套和示範應用正加快推進。”阜陽市發改委相關負責同志介紹。
目前,阜陽已初步形成從上游制氫,到中游儲氫、運輸,再到下游應用的氫能産業鏈:在上游制氫方面,依託昊源化工、晉煤中能等龍頭企業,可供應煤化工副産氫和精細化工副産氫等氫源;依託東方電氣等企業的制氫技術,可大規模發展清潔能源制氫;在中游儲運方面,中科昊海的高端綠色氫能項目,可為氫液化、液氫儲運等提供配套解決方案;在下游應用方面,東方電氣擁有燃料電池系統集成生産能力,阜陽攀業氫能具備3兆瓦/年的水冷燃料電池堆生産能力。
以氫為“能”,促進産業轉型升級、實現彎道超車,阜陽起跑即衝刺:加緊推進現有項目建設達産,加大氫能産業鏈招商引資力度,加快構建以工業副産氫、可再生能源制氫為主體的氫能源供應體系和制氫—儲運氫—加氫—用氫的完整産業鏈,努力打造安徽省副産氫生産基地、長三角最大的氫源供應基地之一。(阜陽日報 記者 徐風光 實習生 芮嘉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