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0日,由雲南省農業科學院主辦,雲南省農業科學院花卉研究所承辦的2022雲花新品發佈盛典暨雲南重大農業科技專項(花卉)成果進展發佈會在昆明花之城舉行。雲南省科技廳、雲南省農業廳等部門及知名花卉企業領導、嘉賓代表共100多人參加了發佈會。雲南省科技廳巡視員王立新、雲南省農業科學院黨委副書記王海燕致辭,雲南省農科院花卉研究所所長張顥做了主題發言。
花卉專項成果進展發佈現場
雲花新品迎接“中國風”
發佈會展示了杜鵑、山茶、百合、大麗、秋海棠、非洲菊、滿天星等八大類共31個品種,所有品種都具有自主知識産權,這些花卉新品種是近年來雲南省農科院花卉所最新、最具代表性的科研成果,有的品種技術含量全國領先,並且已由花卉企業大面積栽種,有的品種則是新進培育、首次亮相,填補了國家相關領域的空白。
蝴蝶蘭新品
雲花新品展示活動現場使用中國風插花和服飾,加上唐詩宋詞風格的風雅韻味解説,發佈會現場散發著各種花香,展開了頗具中國風特色的鮮花文化盛會;展示活動伴隨著主持人的解説和背景音樂,伴隨著現場LED顯示屏的鮮花形象展示,具有自主知識産權的雲花新品種紛紛閃亮登場,禮儀小姐推著小推車或手捧鮮花,通過T形臺展示了八大類31個雲花新品的不同風格,展現出雲花新品的無限魅力。
現場鮮花展臺先後展示了八大類31種雲花新品,都是近年來研發出來的優秀品種。參會嘉賓可以近距離觀看擺放在會場上的各個新品花卉,現場感受雲花花香,品嘗雲花食品,從視覺、味覺和聽覺上感受一場極富中國特色的雲花新品文化盛宴帶來的感官享受。
讓科研走向生産,讓科研走入市場,為了更大地發揮花卉新品種對産業的促進作用,雲南省農科院花卉研究所與雲英茂花卉産業有限公司等四家花卉、科技企業現場簽訂了合作協議。
十年磨劍鑄就“世界三大花區”
雲南擁有非常豐富的花卉種質資源和優越的氣候環境條件,與南美洲的哥倫比亞、厄瓜多爾及非洲的肯尼亞並稱為“世界三大花卉産區”。但長期以來,雲花種業短板突出,種質資源創新利用不足、新品種創新能力弱、自主選育品種市場競爭力不強,約85%的花卉品種依賴進口。
非洲菊新品
雲南省農業科學院花卉研究所通過自主創新和科技引領,為雲花産業的高品質快速發展注入了強大動力。截至目前,花卉所自主研發的鮮切花、盆花、地方特色花卉、綠化觀賞苗木及食用種類的花卉新品種達430個,其中申報國家級新品種221個,獲得授權119個,在雲南省登記註冊202個。
花卉所研發的月季品種“赤子丹心”和非洲菊“秋日”,在歐盟、日本獲得授權保護並推廣應用,成為中國首批在發達國家申請保護的花卉新品種,同時還與香石竹“雲紅2號”和睡蓮“castor”兩個新品種完成了國際登錄。
雲南省農科院花卉研究所所長張顥表示,雲花新品種的批量育成和取得的優異成績,打破了國外花卉品種的長期壟斷局面,解決了雲花産業發展的“卡脖子”問題”。據了解,花卉所已投入商品化生産並取得較好市場推廣效果的繡球“湖藍”、非洲菊“拉絲”系列等具有自主知識産權的花卉新品種50余個,生産面積均超過1萬畝。
在本土野生花卉研發方面,花卉所成功研發並推廣高山杜鵑、特色蘭花、雲南山茶、滇丁香等商業品種,實現野生花卉資源從“0到1”的技術突破,逐步成為引領花卉新需求的創新力量。張顥表示,雲南花卉種質資源保存數量、自主花卉新品種數量和推廣面積均居全國第一;推廣應用的自主選育花卉新品種市場綜合佔有率達15%,鮮切花種苗自給率從20%增加到80%以上。
未來十年著力突破制約
截至目前,花卉所牽頭制定國家、行業、地方標準143項,其中已獲頒國家標準4項,行業標準29項,地方標準25項;申請國家專利220項,獲國家專利授權126項,其中技術發明專利88項,實用新型38項。花卉所成功構建並示範推廣的低緯高原花卉優質高效栽培模式,産量比傳統栽培方式提高2-4倍,節約水肥45%,能源成本較國外節約35%,畝均節約化肥成本2600元以上,創造了鮮切花和盆花單位面積産量和産值的全國最高記錄。
雲花新品萬紫千紅
花卉産業是雲南最具市場競爭力和品牌影響力的農業産業之一,是高原特色現代農業的突出代表及雲南對外的一張靚麗名片。過去十年,花卉所為雲花千億産業奠定了有力的科技支撐;未來十年,雲花在種業培育、品牌價值、數字化、智慧化等方面都面臨著更多更大的挑戰。同時還面臨著産業高端人才緊缺、能源成本居高不下的短板。
張顥説,雲花産業基於良好的産業積累基礎,在國內大循環、國內國際雙循環的新發展格局下,圍繞“品種、品質、品牌”等關鍵要素,通過緊抓國內巨大消費市場的發展機遇,找準發力方向,著力突破産業制約,進一步夯實國內領軍地位,雲花産業將在新起點上迎來新的發展黃金週期,逐步實現“世界一流”的發展目標。(文/圖 張昭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