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0日,第七屆“春城創業薈”創業創新大賽項目海選活動啟動。24位專家評委通過電腦查閱報名資料、項目計劃書的方式,對812個報名項目進行打分,最終篩選出375個晉級初賽項目。此次海選評審是大賽第一個評選階段,同時,也是第六屆雲南國際人才交流會昆明分會場重要活動之一。
大賽項目海選活動啟動現場 攝影 劉凱達
成功舉辦六屆 資助238個項目
“春城創業薈”創業創新大賽自2016年開始舉辦,經過6年高水準辦賽和影響力積澱,已成為最具影響力的區域性“雙創”賽事品牌。參賽項目涵蓋先進製造、現代農業、移動互聯、生物醫藥、文化産業、現代服務等領域,經過大賽歷練和跟蹤幫扶,涌現了一批高新技術企業、專精特新企業和行業龍頭企業,一大批優秀創業團隊和企業通過大賽脫穎而出,得到快速成長髮展,實現了創業的夢想。
“春城創業薈”創業創新大賽舉辦6年來累計吸引4576個項目報名,238個項目榮獲“春城創業獎”,發放資助金541萬元,促進84個項目與投資機構達成投資意向,投資意向金額1.15億元,獲獎項目年産值超過16.84億元,帶動就業近4萬人。
報名項目超800個 “企業組”再創新高
為深入實施就業優先和人才強市戰略,持續推進實施“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促進創業帶動就業,吸引更多大學生留昆來昆就業創業,促進昆明創業創新工作邁向更高水準,為昆明經濟社會高品質發展和區域性國際中心城市建設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第七屆“春城創業薈”創業創新大賽如約而至。
“春城創業薈”創業創新大賽評委 攝影 劉凱達
大賽由市人民政府主辦,市委組織部、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承辦。大賽將總結往屆辦賽經驗,緊緊圍繞國家相關政策,持續擴大辦賽規模,舉辦“一賽一薈一壇”大賽活動。“一賽”是指“春城創業薈”主體賽事,分為5個組別比賽,保障比賽專業性,通過路演比賽遴選優秀項目;“一薈”是指成立“春城創友薈”,匯聚春城創業者,組織開展相關活動,為創業者提供持續跟蹤指導服務;“一壇”是指開展“春城創業薈”投融資論壇,引入金融服務和投資機構,搭建創業創新投融資平臺。
大賽分為5個組別,除了4個常設組:“創意組”“企業組”“國際組”“返鄉創業組”外,今年大賽新增了特色組:“創在昆明短視頻組”。目的是讓各類創業人群、各個創業階段的創業者都可以參賽,實現創業人群類型全覆蓋。
大賽報名自7月14日啟動,9月15日結束,廣大創業者參與熱情高漲,紛紛上傳自己的創業金點子。截至報名通道關閉,組委會共收到了報名項目812個,連續6年突破800個,報名數量持續穩定。其中,含金量最高的“企業組”報名項目達395個,創歷屆大賽報名新高;“創意組”報名數量達到226個,各大駐昆高校都積極參與;“國際組”和“返鄉創業組”報名人數分別為57個和86個。本屆大賽的新增設特色組別“創在昆明短視頻組”則有48人報名。
812個參賽項目涵蓋一、二、三産業及電商服務領域,全市各區縣均有項目報名參與,以農業、文創類項目最多,分別達到了177個和152個項目,信息技術和電子商務類項目也突破100個項目。從縣區分佈上看,擁有眾多高校和雲上小鎮創新基地的呈貢區以157個項目獨佔鰲頭,西山區、五華區和經開區報名數實現了過百。據初步統計,今年的報名項目含金量較高,其中有70家為高新技術企業。
海選大拼殺 320個項目晉級初賽
9月20日舉行的海選作為第六屆雲南國際人才交流會昆明分會場重要活動之一,也是第七屆“春城創業薈”創業創新大賽第一個評選階段,是最為“殘酷”的階段。評審要通過現場打分,從總共812個報名項目中甄選出375個項目晉級初賽,超過半數的項目將無法在初賽舞臺上亮相。
負責人上場推介參賽項目 攝影 劉凱達
為了保證大賽的公平公正,大賽組委會進一步健全工作機制,優化賽事流程,規範評審過程,建立由知名專家、高校老師、成功企業家、創業導師等相關專家學者組成的大賽評審專家庫,按照獨立公正原則、公開評審原則、保密和回避原則,隨機抽取了24位專家組成此次海選評審團。
海選評審團分成8個評審小組,通過電腦逐一查閱報名資料、項目計劃書,圍繞項目創新性、商業模式、團隊素質及社會效益等要素進行考核評分,並填寫推薦意見,最後按要求進行合議推薦各組入圍項目。
經過評委嚴格評審,根據每個組別晉級比例,最終評選出370個參賽項目晉級第七屆“春城創業薈”創業創新大賽初賽路演,其中“企業組”150個項目,“創意組”100個項目,“返鄉創業組”50個項目,“國際組”40個項目,“創在昆明短視頻組 ”30個項目。
各組海選晉級項目名單將通過媒體和“春城創業薈”官網、微公號進行公示,報名項目可通過網絡查詢。國慶節之後,大賽將拉開路演比賽帷幕,逐步開展初賽、復賽、決賽和相關活動。(文 杜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