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沙海綠動漠生金
來源:內蒙古日報  |  2022-10-24 10:42:52

  原標題:沙海綠動漠生金

內蒙古:沙海綠動漠生金_fororder_2429474_an_1664344204534_s

  在毛烏素沙地腹地,治沙人殷玉珍用30多年的堅守,將七萬多畝沙地變成了綠洲。60多年來,當地幹部群眾接力播綠,讓毛烏素沙地生態呈整體改善態勢,走上了生態與發展良性互動的生態文明之路。本報記者 程英軍 攝

內蒙古:沙海綠動漠生金_fororder_2429476_an_1664344298144_s

  科爾沁左翼後旗林業工作站站長朝克吐在查看苗圃的樟子松長勢。通遼市 “四個千萬畝”生態保護修復工程,使科爾沁沙地實現治理速度大於沙化速度的良性逆轉。本報記者 孟和朝魯 攝

內蒙古:沙海綠動漠生金_fororder_2429478_an_1664344357550_s

  阿拉善右旗巴丹吉林沙漠裏的蘇敏吉林湖美不勝收。近年來,內蒙古不斷加大對巴丹吉林沙漠生態環境的治理與保護,讓景色壯美的巴丹吉林沙漠煥發奕奕光彩。本報記者 馬建荃 攝

內蒙古:沙海綠動漠生金_fororder_2429480_an_1664344465066_b

  位於杭錦旗腹地的庫布其沙漠綠意盎然。從“全球沙漠生態經濟示範區”到“中國樣本”,再到“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庫布其沙漠已經成為享譽國際社會的中國綠色名片。本報記者 王磊 攝

內蒙古:沙海綠動漠生金_fororder_2429482_an_1664344556598_b

  遊客在烏海湖旅遊區享受沙漠風光。烏海湖東臨烏海市濱河景觀帶,西接烏蘭布和沙漠,南接黃河烏海段上段河道,北接水利樞紐大壩,豐富的景觀與平靜如鏡的湖水融為一體,讓人流連忘返。本報記者 懷特烏勒斯 攝

內蒙古:沙海綠動漠生金_fororder_2429484_an_1664344660270_b

  工作人員正在呼倫貝爾沙地扎草方格治沙。呼倫貝爾市高度重視防沙治沙工作,流動沙地和半固定沙地得到有效控制,植被長勢良好,生物多樣性逐步恢復。本報記者 孟和朝魯 攝

  內蒙古境內分佈有巴丹吉林、騰格裏、烏蘭布和、庫布其“四大沙漠”和毛烏素、渾善達克、科爾沁、呼倫貝爾“四大沙地”。

  防沙治沙,馳而不息,久久為功。十年來,內蒙古堅持對重點沙漠“鎖邊治理”,年均防沙治沙1200萬畝以上,規模均居全國第一,沙塵暴天數由每年4.9天減少到0.6天。全區荒漠化土地和沙化土地面積“雙減少”,給我國北方地區披上了風沙的“防護服”。

  內蒙古逐步建立起了沙地沙漠生態系統以自然恢復為主的修復機制,通過人工造林種草、封沙育林育草、飛播造林種草、水土保持封禁保護等措施,促進林草植被恢復。經過不懈努力,“四大沙漠”面積相對穩定,“四大沙地”林草蓋度穩定提高。烏蘭布和沙漠和騰格裏沙漠東南固沙林帶進一步鞏固,科爾沁沙地、毛烏素沙地生態狀況持續向好,呼倫貝爾沙地沙化面積縮減、沙化程度減輕,渾善達克沙地南緣生態防護體系和陰山北麓綠色生態屏障基本形成。

  種植與加工沙生植物、開發沙漠旅遊資源……在有效治理和嚴格保護的前提下,內蒙古多地大力發展沙産業,向沙漠要效益,實現生態治理和經濟發展共贏。

  “時代楷模”蘇和,17年間和老伴種下的梭梭林築起了一道寬500米、長3公里的生態屏障;以寶日勒岱、殷玉珍為代表的“綠色烏審”治沙群體,60年接力植綠,使“死亡之地”毛烏素沙地治理率達到70%……在長期防沙治沙實踐中,全區各族人民執著奮鬥,涌現出了一批批“生態衛士”,一抹抹綠色背後是一個個動人的奮鬥故事。

  綠色是內蒙古的鮮亮底色。從“沙進人退”到“綠進沙退”,在不斷染綠的沙海上,一幅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圖景徐徐展開。

  綠進沙退,大漠生金。內蒙古境內分佈著“四大沙漠”和“四大沙地”,經過科學防治,實現了“沙進人退”向“綠進沙退”重大歷史轉變。大型全媒體系列接力直播《命脈》第五期,記者深入庫布其沙漠、巴丹吉林沙漠、科爾沁沙地,穿越茫茫沙海,聆聽治沙故事,見證綠色奇跡!(內蒙古日報記者  李卓)

編輯:楊亞東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