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重點建設昆明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
近日,《雲南省綜合交通樞紐“十四五”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印發。《規劃》明確,“十四五”期間,雲南省將加快構建多層級、一體化的綜合交通樞紐體系,提升綜合交通樞紐服務水準。包括推動多層級綜合交通樞紐體系建設,重點建設昆明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加快建設3個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積極建設4個區域性綜合交通樞紐,培育建設地區性和口岸型綜合交通樞紐。
2035年基本建成
現代綜合交通樞紐體系
《規劃》明確,到2025年,雲南省綜合交通樞紐城市集聚輻射作用較快提升,綜合交通樞紐港站及集疏運體系更加完善,客運換乘便捷水準和貨運換裝效率明顯提升,有力支撐“1233齣行交通圈”和“113 快貨物流圈”,旅客聯程運輸、貨物多式聯運、交旅融合等新業態新模式快速發展,智慧安全綠色樞紐建設步伐加快,樞紐建設與周邊産業、城市加快融合,有力支撐和引導地區經濟社會發展。
綜合交通樞紐城市集聚輻射作用不斷提升。昆明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城市門戶作用不斷增強,大理、曲靖等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城市中轉組織能力穩步提升,加快培育紅河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城市。綜合交通樞紐港站及集疏運體系更加完善。客運樞紐換乘更加便捷,其中新建樞紐換乘距離在300米以內、至中心城區半小時可達率90%以上。綜合貨運樞紐多式聯運效率進一步提高,其中新建樞紐多式聯運換裝1小時完成率90%以上。樞紐機場軌道交通接入率達到100%。
2035年,雲南省將基本建成“能力充分、佈局完善、轉換便捷、服務優質”的現代綜合交通樞紐體系,基本建成“1348”樞紐城市新格局。以昆明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為“一主”核心,成為立足西南、面向南亞東南亞、輻射全球的門戶樞紐和中心樞紐;以大理、曲靖、紅河(培育)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為“三輔”支撐,承接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輻射全國,對接國內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等重要經濟區。
推動多層級
綜合交通樞紐體系建設
《規劃》明確,將推動多層級綜合交通樞紐體系建設,重點建設昆明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加快建設3個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積極建設4個區域性綜合交通樞紐,培育建設地區性和口岸型綜合交通樞紐。昆明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主要依託昆明長水國際機場、昆明南站和昆明站鐵路樞紐、若干其他客貨運樞紐進行建設,不斷強化昆明“引領滇中、帶動全省、輻射西南、聯通全球”的門戶型樞紐和中心樞紐城市地位,有力支撐昆明輻射南亞東南亞的區域性國際中心城市建設。
建設國際航空樞紐。加快推進昆明長水機場改擴建、渝昆高鐵長水機場站以及長水機場綜合交通換乘中心GTC建設,實現航空、高鐵、長途客運、旅遊客運、城市交通的立體式佈局、一體化銜接,有效拓展機場腹地,將昆明長水國際機場打造為輻射南亞東南亞的國際航空樞紐、西南對外開放的現代綜合交通樞紐和促進區域社會經濟發展的新動力源。
建設國際鐵路樞紐。加快完善昆明南站、升級昆明站、新建昆明西站綜合客運樞紐,新建渝昆高鐵長水機場站和尋甸站,服務昆明主城區、滇中新區及週邊區縣居民出行。加快建設安寧桃花村鐵路物流樞紐,打造成為面向南亞東南亞國家的班列集結中心。依託騰俊國際陸港、南亞國際陸港等綜合貨運樞紐,積極申請鐵路口岸,建設成為面向南亞東南亞、聯通印度洋的重要陸路通道節點和國際性鐵路樞紐。
建設國家物流樞紐。加快騰俊國際陸港(二期)、滇中綠色工業智慧化生産服務型物流園區、安寧桃花村鐵路物流樞紐、昆明寶象臨空多式聯運物流港等重點項目建設,發展幹線運輸組織、區域分撥配送、多式聯運集疏運等功能,支撐昆明商貿型、陸港型、空港型國家物流樞紐建設。
《規劃》還提出,將推動五型樞紐高品質發展,打造一體型樞紐,建設一體銜接的綜合客運樞紐,建設高效轉運的綜合貨運樞紐;打造智慧型樞紐,推動綜合客運樞紐智慧化升級,加快發展智慧綜合貨運樞紐;打造綠色型樞紐,推動綜合客運樞紐綠色低碳發展,推動綜合貨運樞紐綠色低碳發展;打造平安型樞紐,提高綜合客運樞紐應急管理水準,提升綜合貨運樞紐應急聯動水準;打造增值型樞紐,大力發展臨空樞紐經濟,大力發展臨鐵樞紐經濟,大力發展臨港樞紐經濟,有序恢復發展口岸經濟,促進站城融合發展。(昆明日報記者 王紹芬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