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5日,以“新時代,共享未來”為主題的第五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以下簡稱“進博會”)在中國上海國家會展中心隆重開幕。雲南攜10項非遺項目亮相現場,為此次盛會送上一場來自彩雲之南的非遺盛宴,展現中華文化的深厚底蘊和軟實力,體現中國文化多元性。
雲南展區主題形象館
進博會是中國主動向世界開放市場的重要舉措,是中國推動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支持經濟全球化的務實行動,已成功舉辦四屆。今年進博會有來自127個國家和地區的企業參加企業商業展,66個國家和3個國際組織亮相國家綜合展,和往屆相比,參展國別範圍更廣,展示內容更豐富。
多版塊開展 雲南參展團打造進博“雲南”舞臺
作為進博會的忠實夥伴,雲南向來高度重視進博會參會參展工作。今年同樣組建了雲南省參展團,參加進博會進口採購活動、主題活動及人文交流等主要活動。
參加“進博會”的雲南參展企業
在人文交流活動方面,根據進博會統籌安排,雲南以“七彩雲南 千年滇韻”為主題,組織了“中華老字號”“非物質文化遺産”“中國旅遊”和“國家級步行街”等業態展演活動,充分利用好進博會展示窗口和平臺作用,多板塊、全方位展示雲南地方文化特色、優質企業、特色産品、投資環境、風土人情等。雲南參展團以更加開放的態度、更加立體的形象,在進博會上打造了一個名叫“雲南”的舞臺,進一步加強交流合作,融合發展智慧,催生共贏格局,與世界共享機遇。
本次進博會參展團包括了雲南8家中華老字號企業,涵蓋了雲南中醫藥、茶葉、食品等多個行業,充分展示了雲南特色、豐富物産及民族風情。
臻選雲南好物 兩大板塊打造非遺盛宴
作為雲南省參展團的亮點活動之一,雲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産展示活動將圍繞“雲南非遺·匠心傳承”主題,組織雲南省10項獨具代表性、互動性強的國家級、省級非遺文化項目走進進博會,開展雲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産展示、雲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産互動體驗兩大活動,為展會奉上精彩的雲南非遺盛宴。
非遺傳承人展示技藝
其中,雲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産展示活動分為“繡之靈”“形之美”“畫之魂”“味之境”4個板塊,展示項目包含傣族織錦、剪紙(傣族剪紙),皮影製作技藝,藏香製作技藝等5個國家級非遺、4個省級非遺、1個市級非遺。
雲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産互動體驗設置了“一茶一香”“一針一線”“一筆一畫”“一生一藝”四個版塊,包括傣族、納西族手工造紙技藝,紅茶製作技藝(滇紅茶製作技藝),宜良竹編,皮影製作技藝,大理彝族服飾、彝族刺繡等5項代表性強、互動性高的國家級、省級非遺及傳承人進行現場互動。
展示雲南美學 非遺“展示+互動”引人注目
在進博會上,來自雲南各地的10個非遺項目可謂精彩紛呈,獨具美學的傣族織錦、剪紙(傣族剪紙),色彩艷麗的彝族(撒尼)刺繡,用色大膽的昌寧苗族服飾,富有生機的大理彝族服飾、彝族刺繡,質樸實用的宜良竹編,活潑生動的皮影製作技藝,古韻悠長的傣族、納西族手工造紙技藝,精細雅致的建水青花瓷燒制技藝,茶香馥鬱的紅茶製作技藝,神秘獨特的藏香製作技藝,還有大理扎染及彝族剪紙非遺展示産品,展示內容豐富,引得現場參展商及遊客紛紛上前了解。
古老的納西族象形文字展示
除了精彩的非遺展示,在雲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産互動體驗區,還有身穿保山昌寧苗族服飾的工作人員為中外來賓送上一杯香氣撲鼻的昌寧紅茶;傣族、納西族手工造紙技藝非遺傳承人手持毛筆,在千年不腐的“東巴紙”上展示古老的納西族象形文字;皮影製作技藝非遺傳承人用刻刀在皮上慢慢刻畫,舉手投足間,刻畫下歷史悠久的騰衝皮影文化。
此外,根據此次進博會時間安排,雲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産互動體驗每天所進行的活態展示也有所不同,亮點多多,為參展客商帶來一場雲南的美學盛宴。(文 何雨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