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我省林草工作取得多項突破
記者從1月17日召開的雲南省林草工作會議上了解到,2022年,全省林草系統圍繞中心工作,堅持難中求進、幹中求進、穩中求進,圓滿完成省委、省政府和國家林草局各項目標任務,多項工作取得突破。
加大資金投入和要素保障。2022年,我省爭取中央和省級林草資金122億元,創歷年新高。其中,中央生態護林員補助資金9.8億元,居全國第一位。全年共爭取林地定額28.5萬畝,居全國第1位,審批使用林地草原33.7萬畝,創歷年新高。
推進森林資源品質和自然保護地體系建設。2022年以來,林草部門加強與國土三調數據融合,科學確定森林、草原、濕地範圍,全省活立木蓄積量、森林面積、森林蓄積、森林覆蓋率分別居全國第1、2、3、4位。四處國家公園納入全國佈局,數量居全國第3位;兩處國家植物園納入全國佈局,是全國唯一納入兩處的省份。
産業發展和安全發展並重。2022年全省林草産業總産值達3622.97億元,較2021年增長20.67%,總産值及增速創歷年新高。森林草原防火成效顯著,全年發生森林草原火災16起,是雲南有火災記錄以來發生起數最少的一年。
全省五級林長制管理體系初步形成。全省共設立五級林長近3.7萬名,林長巡林、林長制督察、林長制考評等工作制度全面落實,森林、草原、濕地資源管理全面加強。通過制定《雲南省森林資源統一管護體系建設規範》,全面推行公益林、天然林並軌管理等舉措,進一步完善森林資源管護體系,有效管護森林3.29億畝。
持續開展國土山川綠化美化。完成營造林431萬畝、種草改良85.44萬畝,均超額完成年度目標及任務。全年全省適宜造林綠化面積2136萬畝,參與義務植樹2300萬人,植樹9600萬株。通過組建林草碳匯監測研究中心、林草碳匯專家庫,開展樹種生物量、生物量擴展因子及含碳系數測定等工作,積極推進林草碳匯工作,寧洱哈尼族彝族自治縣成功納入國家林業碳匯試點。(記者 胡曉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