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雲南省楚雄州南華縣一街鄉保馬誇村在發展壯大集體經濟道路上積極探索,在養殖業上不斷嘗試,大力發展藏香豬養殖産業,通過“黨支部+企業+農戶”方式帶動群眾增收致富。
“啰啰啰……”一大早,隨著呼喚,一群小豬蜂擁而出哼哼爭食,這群體型偏小、嘴巴尖長、長得類似于野豬且善於奔跑的“小可愛”,就是一街鄉保馬誇村養殖的藏香豬。“我從前年就開始養殖藏香豬了,養殖比較簡單,也不用擔心賣不出去,可以自己對外銷售,也可以賣回給豬仔供應企業,銷售價格都比較穩定,今年計劃再增加5頭養殖,村民們看我收益不錯,也紛紛加入了養殖隊伍。”保馬誇村養殖大戶陳育洋説。
養殖大戶陳育洋的藏香豬舍
保馬誇村村委會從2021年引入95頭藏香豬試驗養殖,通過與養殖企業合作,實現産業鏈延伸,到現在進行大規模養殖,已成功走出一條鄉村集體經濟發展新路子,發展壯大了集體經濟,為鄉村振興注入了新動能。“我們計劃今年加強技術培訓和科學管理,重點在技術培訓、放種、防疫、青儲飼料、銷售信息5個方面加強培訓,擴大規模養殖,提高科學養殖水準,引導群眾生態養殖藏香豬,真正實現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雙豐收。”保馬誇村黨總支書記顯得信心十足。
目前,保馬誇村已發展藏香豬養殖戶23戶,村集體養殖藏香豬466頭,村集體經濟可增收65萬元,帶動周邊17戶農戶發展136頭藏香豬養殖,增收19萬元。一街鄉藏香豬養殖産業已經建立了長效盈利發展機制,實現了“一村一品”産業發展格局,小小藏香豬已經“拱”出了不少經濟財富,讓群眾腰包鼓起來,村集體經濟收入也開始壯大起來。(文/圖 南華縣委宣傳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