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安徽春田羽毛有限公司,一批羽絨被整齊地碼放在倉庫內,等待著合肥海關所屬六安海關為其辦妥通關手續後,便啟程“飛”往意大利。
在安徽,羽絨羽毛産業正“振翅”遠飛。
統計數據顯示,2022年,安徽共計出口羽絨羽毛總值15億元,同比增長26.8%,出口金額再創歷史新高。
“現在,出口羽絨羽毛的貿易營商環境越來越好,許多便利化改革措施讓通關時效大大提升,降低了企業成本,我們也發展得越來越好。”安徽春田羽毛有限公司負責人陳達清説。在傳統的皖西白鵝養殖業帶動下,羽絨羽毛産業成為六安的特色産業之一。依託自然稟賦和特色資源,合肥海關因地制宜助力當地企業不斷厚植優勢,破解發展難題,助力進出口企業強龍頭、補鏈條、興業態、樹品牌,持續推進一、二、三産融合發展,不斷增強羽絨羽毛産業外貿競爭力和持續發展能力。
“我們指導企業建立獸醫衛生防疫制度,建立健全産品溯源管理制度等品質安全管理體系,幫助58家企業邁入歐盟準入‘門檻’。同時,深入開展政策宣傳,幫扶轄區60余家出口企業掌握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原産地規則,合理享受關稅優惠。”合肥海關有關負責人介紹,他們還推進AEO高級認證企業培育及動態分類管理實現精準監管,幫助企業合理利用優勢享受降低查驗比率等紅利;引導企業使用“互聯網+海關”平臺,註冊、申領、簽證無縫對接,實行提前申報、預約通關保證貨物“零等待”快速通關,全力保障企業降成本提成效搶市場。
“我以前在外地打工,看到家鄉有優越的資源,政策條件也很好,全産業鏈發展得也不錯,就決定返鄉創業,在霍山縣創辦了安徽芙芮雅羽絨有限公司,主要發展外貿業務。”安徽芙芮雅羽絨有限公司負責人左登友説,“去年出口貨值同比增長了1倍多,我相信今年也會越來越好。”(安徽日報 記者 何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