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晉寧:河泊所遺址入選“2022年六項考古新發現”項目
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  |  2023-02-23 14:59:31

  2月22日上午,“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學論壇”從來自全國的43項考古新發現申請材料中,評選出了6項入選項目和6項入圍項目,雲南省昆明市晉寧區河泊所青銅時代遺址成功入選“2022年六項考古新發現”項目。

昆明晉寧:河泊所遺址入選的“2022年六項考古新發現”_fororder_3

河泊所青銅時代遺址成功入選

  晉寧河泊所遺址位於昆明市晉寧區上蒜鎮河泊所村附近,毗鄰滇池東南岸,東北距出土“滇王之印”的石寨山墓地僅700余米,遺址于上世紀50年代發現,一直被當作新石器時代貝丘遺址。通過考古專家多年考古調查、勘探及發掘工作,初步確認了滇文化的核心區域——河泊所遺址群的大致分佈範圍,即梁王山、左衛山、金砂山、龍潭山一線以西,滇池以東的區域,核心分佈區約4平方千米,發掘過程中重要發現一是封泥,二是道路,三是建築遺跡,四是簡牘。   

昆明晉寧:河泊所遺址入選的“2022年六項考古新發現”_fororder_1

“滇國相印”封泥

  河泊所遺址發掘出土了包括“益州太守章”“建伶令印”等在內的益州郡和所轄屬縣的官員封泥,其中包含益州郡24縣中的屬縣達18個;大量簡牘的發現,是中國南方繼湖南“裏耶秦簡”發現之後的又一重大考古發現,其發現的行政、司法簡牘,內容豐富,與已經發現的封泥相互印證,是漢代中央在雲南行使治權的有力證據。

昆明晉寧:河泊所遺址入選的“2022年六項考古新發現”_fororder_2

河泊所青銅時代遺址考古發掘現場斷面

  河泊所遺址考古發掘獲得重大突破,是雲南跨入統一多民族國家形成過程的實證,證實從西漢中期漢武帝設置益州郡開始,雲南就開啟了跨入統一多民族國家的新篇章。結合以往考古工作中出土的滇王金印及“滇國相印”封泥,河泊所遺址考古發掘讓西漢時期西南地區“滇王”治理和郡守長官治理兩套體系均有了實物證據,讓石寨山大遺址考古也取得了重大的新突破。(文/圖 晉寧融媒)

編輯:張科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