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大理永平古稱博南,黃燜雞是博南古道上最香的美食,千百年來風行整個滇西,口感一流,百吃不厭。在大理永平,黃燜雞不僅是人們待客的佳肴,更是大家餐桌上的日常美食。2011年11月,永平黃燜雞入選大理州第三批飲食類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
永平黃燜雞的選料和製作較為講究,從食材選擇開始就有嚴格要求,雞必須現宰,取當地山區放養土雞,宰殺後洗凈,切成2釐米左右的塊狀;同時準備幹辣椒、花椒、蔥、姜、蒜、八角、草果、精鹽、植物油等佐料備用。
炒制黃燜雞的過程中,需要掌握好火候,將鍋置於旺火之上,注入植物油並將油燒熱,放入花椒、姜、幹辣椒炸黃,再放入雞塊,加入蒜翻炒至水汽微幹,加入適量醬油蓋上鍋蓋燜炒;燜熟後放入蔥段翻炒,即可起鍋裝盤食用。這樣製作出來的黃燜雞油而不膩,香而不辣,余韻悠遠。
隨著烹調技藝的不斷改進,現在的永平黃燜雞已經發展成為永平的頭牌名菜,成為譽滿雲南的地方民族風味特色菜肴,不僅極受大家喜愛,而且還帶動一方經濟發展。每年三月的民族節街場上,幾十家永平黃燜雞一起結棚為市,吸引大批遊客前往品嘗購買,同時,線上無數網友也紛紛下單購買。(文 楊金敏)
宰殺洗凈的土雞食材 供圖 永平縣文化和旅遊局
腌制之後等待烹制 供圖 永平縣文化和旅遊局
黃燜雞烹制調料 供圖 永平縣文化和旅遊局
大火炒制黃燜雞 供圖 永平縣文化和旅遊局
色香味俱佳的黃燜雞 供圖 永平縣文化和旅遊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