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洪茶産自昆明市宜良縣城西北5公里外的寶洪寺,又名“十里香”,是雲南小葉種茶,在以大葉種茶唱主角的雲南茶葉“戲臺”上,宜良寶洪茶是獨樹一幟的存在;宜良寶洪茶製作技藝于2017年被列入雲南省第四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項目名錄。
寶洪茶口感與江南名茶龍井茶頗為相似,固有“雲南龍井茶”之稱;優質的原料、精湛的工藝,使得寶洪茶茶香特異,有“屋內炒茶院外香,院內炒茶過路香,一人泡茶滿屋香”的説法,沖泡開的寶洪茶湯顏色金黃,葉片舒展如遊魚靈動浮游,品飲時口感順滑鮮甜。
“酒闌琴罷漫思家,小坐蒲團聽落花;一曲瀟湘雲水過,見龍新水寶紅茶。”這是著名書法家、崑曲藝術家張充和的一首詩,寶紅茶即指寶洪茶。曾在宜良縣著書立説、編寫《國史大綱》的著名史學家錢穆也曾喝過寶洪茶,並讚譽其為“佳茗”。(文 李航)
寶洪茶湯色頗似龍井茶 供圖 宜良縣文化和旅遊局
剛剛採摘回來的寶洪茶 供圖 宜良縣文化和旅遊局
茶農採摘寶洪茶 供圖 宜良縣文化和旅遊局
寶洪茶屬典型的雲南小葉種茶 供圖 宜良縣文化和旅遊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