繪就鄉村振興新畫卷 潁淮麥田成就好“饃”樣
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  |  2023-08-09 15:44:12

  國際在線安徽報道(劉旭東):連日來,在阜陽市潁東區食品工業園內,工作人員們正加緊趕制福星“糕”照品牌花饃訂單産品,全力滿足市場需求,各色麵糰經過搓、團、捻、搟、剪、切、扎、按、捏、卷等十多道工序,製作成壽桃、鮮果、獅頭、花卉、元寶等各種寓意吉祥的造型,再進行蒸制、組合。

潁淮大地泥土裏的“中國式浪漫”_fororder_圖片1

栩栩如生的花卉造型花饃 攝影 劉旭東

潁淮大地泥土裏的“中國式浪漫”_fororder_圖片2

工作人員正在對花饃造型進行調整 攝影 劉旭東

潁淮大地泥土裏的“中國式浪漫”_fororder_圖片3

工作人員展示“金”字花饃造型 攝影 劉旭東

  有“饃”有樣的文化印記

  阜陽花饃造型多樣別致、栩栩如生,既與陜西、山西等地花饃有相似之處,又有自己獨特的韻味,在逢年過節、生日祝壽的喜慶場合裏,構成了獨屬於阜陽人的儀式感。

  安徽麥德發食品集團董事長夏元振介紹,該集團所屬的阜陽筷道飲食有限公司深度挖掘當地歷史文化,針對市場需求,組織面點大師及非遺傳承人共同研發,創新推出風味濃郁、觀賞價值高的福星“糕”照品牌花饃。

  阜陽地處淮北平原,土地肥沃、物産豐富,自古以來就有“天然糧倉”之稱,是全國重要的商品糧生産供應基地,盛産質地優良的小麥。勤勞的阜陽人祖祖輩輩深知麵粉的奧秘,發明瞭格拉條、枕頭饃、鹹饃、板面等各色麵食,並在代代傳承中走向全國、飄香世界。

  經過歲月沉澱,花饃製作等工藝經過手藝人長期的發展與創新,早已跨越了歷史、超越了食物本身,成為了潁淮大地不可替代的文化符號。

  小麥“鏈”上新業態

  阜陽花饃的産業化、標準化生産不僅是對美食文化的保護與傳承,更折射出當地依託得天獨厚的自然稟賦,不斷開拓市場、帶動就業的生動實踐。

潁淮大地泥土裏的“中國式浪漫”_fororder_圖片4

安徽谷豐源食品有限公司車間內工人正在進行生産作業 供圖 潁東區委宣傳部

  位於潁東經開區的安徽谷豐源食品有限公司是一家麵粉生産企業,日處理小麥能力500噸。2021年以來,該公司在潁東區老廟、口孜等鄉鎮發展小麥訂單基地8萬畝,採用“公司+基地+家庭農場(合作社、農戶)”的訂單模式組織生産,2022年實現産值1.4億元。

  潁東區種糧大戶徐保民説:“我是在六、七年前開始發展規模種植,目前流轉土地1000多畝。如今我們與企業簽訂訂單,小麥從種到收都由廠裏統一管理、統一檢驗,種子好、服務好、銷路好,種麥子也沒有了煩心事。”

潁淮大地泥土裏的“中國式浪漫”_fororder_圖片5

6月,潁東區小麥夏收現場 供圖 潁東區委宣傳部

  據介紹,潁東區農業資源豐富,品種門類齊全,立足種養循環農業優勢,積極做好長三角的“米袋子、菜籃子、果盤子、花園子”,因地制宜打造地域特色的長三角“中央廚房”。

  統計數據顯示,潁東區小麥種植面積56.3萬畝,其中,80%的小麥被當地企業收儲和加工。目前,潁東區擁有規模以上農産品加工企業38家,市級以上農業産業化重點龍頭企業34家,其中國家級2家、省級10家。

編輯:查宛昕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