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考古首次發現舊、新石器時代過渡遺存
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  |  2024-01-03 08:55:56

  近日,由天津市文化遺産保護中心、吉林大學考古學院、薊州區文化遺産保護中心聯合完成的2023年度青池遺址考古發掘項目順利通過天津市文物局組織的專家驗收評估。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教授王幼平,天津市政府參事室、市文史研究館館員陳雍,河北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教授趙海龍,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研究員張曉淩,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周振宇受邀作為評審專家參會,天津市文物局文物保護處副處長徐穎主持會議。

天津考古首次發現舊、新石器時代過渡遺存 為萬年天津文化起源提供考古實證_fororder_1

專家觀察青池遺址出土文物標本

  青池遺址位於天津市薊州區州河灣鎮原青池一村北側、州河南岸的河流二級階地上,現于橋水庫南岸。天津考古部門曾于上世紀九十年代對該遺址進行過三次考古發掘,發現新石器時代和夏商周時期遺存。該遺址新石器時代遺存的發現,將天津地區人文史提早到距今約8000年左右的新石器時代中期階段。

  2015年,天津市文化遺産保護中心等在開展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天津地區舊、新石器時代過渡遺存綜合研究”項目過程中,對青池進行了復查,發現青池遺址存在舊石器時代遺存分佈的線索。既往考古工作表明,青池遺址具備尋找舊、新石器時代過渡考古遺存的條件。

  2023年10月至12月,經國家文物局批准,天津市文化遺産保護中心、吉林大學考古學院、薊州區文化遺産保護中心聯合對青池遺址進行第四次考古發掘,發掘面積200平方米。在本年度兩個發掘區內,分別揭露出舊石器時代晚期序列地層和舊、新石器時代過渡時期地層和遺存,出土舊石器和新石器時代打制石器、磨制石器、陶器、骨器、獸骨等不同質地文物標本1000余件,為探討天津文化起源提供了重要的考古實證。

天津考古首次發現舊、新石器時代過渡遺存 為萬年天津文化起源提供考古實證

遺址出土細小文物現場篩選

天津考古首次發現舊、新石器時代過渡遺存 為萬年天津文化起源提供考古實證

遺址地層剖面光釋光及環境分析樣本採集

天津考古首次發現舊、新石器時代過渡遺存 為萬年天津文化起源提供考古實證

青池遺址第I發掘區出土的打制石器(舊石器時代)

  在青池遺址第I發掘區內發掘出舊石器遺存。在I區超6米深的堆積序列中,于第1、2、3、5、6、7、9層的地層中出土舊石器時代石製品近40件。石製品工業類型體現出簡單石核—石片和細石葉兩種技術體系。根據石製品原料、加工方式、工具類型及青池遺址所處地貌部位和區域環境綜合推斷,舊石器遺存的年代應在距今4萬至1萬年之間,即舊石器時代晚期,延伸了青池遺址的年代範圍和文化內涵。考古調查、勘探、發掘表明,青池遺址打制石器分佈範圍大、分佈密集程度高,應為當時人類的一處大型石器加工製造場所。

天津考古首次發現舊、新石器時代過渡遺存 為萬年天津文化起源提供考古實證_fororder_1

2023年青池遺址第II發掘區考古現場

天津考古首次發現舊、新石器時代過渡遺存 為萬年天津文化起源提供考古實證

青池遺址第II發掘區出土的骨針、骨錐和骨角器(新石器時代)

  青池遺址第II發掘區內揭露出新石器時代灰溝(G1)打破舊石器地層的層位關係並出土重要遺物。新石器時代灰溝(G1)內第6層、第7層早期文化堆積內出土的陶器,根據2017、2018年對青池遺址早期陶器系列測年數據,推定2023年發掘的青池遺址G1早期文化堆積的年代為新石器時代早期,距今絕對年代為8000-10000年左右。被新石器灰溝(G1)打破的第4層紅褐土堆積,只出土打制石器,不見陶器和其他人工遺物,為舊石器時代晚期遺存,第4層以下是基岩。以第II發掘區第4層和G1構建起舊、新石器時代過渡的層位關係,為研究人類從採集、漁獵向定居、農業生産生活方式轉變,為探討環渤海乃至中國北方地區早期文化起源提供了最新的考古資料。

天津考古首次發現舊、新石器時代過渡遺存 為萬年天津文化起源提供考古實證_fororder_3

青池遺址新石器時代灰溝(G1)清理現場

  本次考古發掘表明,新石器時代早期階段,青池遺址打制石器與陶器和磨制石器伴出,同時網墜與骨針也大量出土,豬、鹿科、牛科、犬科、鳥類、淡水魚類等動物骨骼豐富,許多獸骨人工加工痕跡明顯,顯示出當時人類生産和生業方式多元的過渡性特點。(文/圖 天津市文化遺産保護中心)

編輯:尹媛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