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安徽省市場監管局、省工信廳、省商務廳聯合印發《安徽省推進內外貿産品“同線同標同質”和國際産品認證三年行動方案(2024—2026)》,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著力打造工業精品矩陣,以國際標準的高要求,帶動安徽省相關産業加快提質升級,支持外貿企業拓展國內市場、取得國際産品認證,推進內外貿一體化發展。
內外貿産品“同線同標同質”是指按照相同標準、相同品質要求在同一生産企業生産既能滿足境外特定目標市場要求又可內銷的産品。加快推進“三同”,安徽省將組建一個認證聯盟、搭建一個公共服務平臺,即組建安徽省“三同”國際産品認證聯盟,參與制訂相關國家標準、地方標準和行業標準,開展國內國際標準對標研究,探索開展“三同”和國際産品認證服務,為安徽省企業拓展國內國際市場,提供標準信息、認證檢測、專利申請、商標註冊等方面服務;搭建安徽省“三同”和國際産品認證公共信息服務平臺,為企業在技術服務、宣傳推廣、行業自律等方面提供支撐,支持企業通過自我聲明或委託第三方機構進行品質評價方式發展“三同”和國際認證産品。
未來三年,安徽省還將積極組織業務培訓、舉辦供需對接會、組織企業參加展銷會、開展宣傳推廣活動等,以多種形式推動外貿企業參與“三同”和國際産品認證工作,拓展出口産品內銷渠道,助力內外貿一體化高品質發展。逐步將“三同”範圍從食品農産品擴展至一般消費品和工業品領域,遴選培育一批安徽省工業精品、“三同”自主品牌,不斷提升“三同”産品社會影響力。
服務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推進內外貿一體化發展。《方案》明確,安徽力爭到2026年底,推動7家以上安徽省檢驗檢測認證機構與國際知名檢測認證機構達成互認;新增100家國際産品認證企業;指導200家企業開展“三同”自主品牌培育工作。(安徽日報記者 彭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