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定西 推動“垃圾革命”改善城鄉面貌
時下,走進甘肅定西通渭縣馬營鎮大峴村,綠樹掩映下的水泥路乾淨如洗,房前屋後鳥語花香。
從以前垃圾堆積,到如今乾淨整潔,受益於“垃圾革命”,這個依山就勢、錯落有致的村莊煥發著新氣象。
2024年以來,馬營鎮通過庭院會、田坎會等方式,組織幹部群眾參與“週一週四集中清掃日”活動,並把垃圾全部統一收集拉運處理。
“通渭縣積極探索‘黨員引領+網格員示範’模式,從清理陳年垃圾、重點污染源入手,著力治臟、治亂、治污。”通渭縣住建局局長王常清介紹。
這是定西市開展“垃圾革命”,改善城鄉面貌的一個縮影。
2024年初,為全面徹底收集處理垃圾,提高垃圾回收利用率,為群眾營造乾淨優美的生活環境,定西市在全市範圍內開展以全面清理城區散落零散垃圾、全面起底清理城鄉接合部垃圾、全面規範清理鎮區垃圾、全面清理農村生活垃圾、全面清理道路沿線垃圾、全面清理機關企事業單位垃圾為主要內容的“垃圾革命”。
“以前,洗車商鋪把沿線環境搞得亂糟糟,垃圾等各種雜物亂堆,我們清掃任務很重。最近通過現場協商議事,達成了一致意見。”臨洮縣中鋪鎮大石頭村公益性崗位人員梁玉蘭説。
“垃圾革命”開展過程中,中鋪鎮利用“誰來協商、在哪協商、協商什麼、怎麼協商、協商成果如何轉化”的協商議事體系推進各項工作。在充分協商後,大石頭村結合鄉村建設示範行動示範村建設項目,利用項目資金、店舖自籌資金及企業捐贈資金,實施了洗車店舖場地改造工程,徹底解決了沿線環境臟亂差的問題。
為推進“垃圾革命”見實效,定西市明確了“五有”標準,即有完善的監管制度、有穩定的保潔隊伍、有完備的設施設備、有長期的資金保障、有嚴格的考評體系標準。
聚焦這一標準,全市不斷細化網格化管理,收集轉運設施不斷完善,農村保潔隊伍基本建立,配置垃圾收容器6.4萬個,組建農村環衛隊118支,配備農村保潔員2.6萬人。
定西市把全員參與、長效機製作為“垃圾革命”的重要內容,建立健全“群眾要分類投放、村莊要全面收集、鄉鎮要及時轉運、縣區要無害化處理”的垃圾收集轉運處置體系,向廣大群眾宣傳垃圾分類投放知識,開展宣傳講座50余次、發放宣傳單1300余份。
“垃圾革命”開展以來,位於隴西縣權家灣鎮的定西市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更加忙碌了,進廠垃圾量比原來翻倍增加。
“垃圾焚燒發電廠主要吸納安定區、通渭縣、渭源縣、漳縣的生活垃圾,實現了生活垃圾處理無害化、資源化利用。目前,已收到生活垃圾15.6萬噸,累計發電4063.4萬度,節約標準煤約2.2萬噸。”發電廠董事長段新瑜説。
據了解,定西市已起底整治城鄉各類垃圾7萬餘噸。
定西市住建局局長陳新民表示,將積極落實督查調度機制、建立健全轉辦機制,統籌協調全市把“垃圾革命”做實做細,讓定西市城鄉環境面貌不斷改善,為群眾創造更加美好的生活環境。(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楊唯偉 通訊員 馬麗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