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主要經濟指標增速高於全省——“大黃山”抱團發展成效漸顯
來源:安徽日報  |  2024-08-08 10:17:28

  2024年3月30日,安徽在黃山市召開大黃山世界級休閒度假康養旅遊目的地建設推進會。

  以此為標誌,“大黃山”揚帆啟航。

  “大黃山”包含黃山、池州、安慶、宣城4市28個縣(市、區)。

  這一區域山清水秀,一直以來都是天下游客的嚮往之地,“吃旅遊飯”也是當地人最為看重的。

  這裡有著令人艷羨自然風光、資源稟賦、歷史人文,但也不得不説文旅産業發展還“欠缺點意思”。這體現在産業結構、層次、價值等方面,與得天獨厚的稟賦優勢並不匹配。“大黃山”文旅價值以及對整個區域發展的提升和帶動效應,都未能達到最大化。

  怎麼破?

  安徽創造性地提出建設“大黃山”,並將四個市納入,以此推動文旅産業全面轉型升級,旨在打造“推動旅遊業深度轉型、發展新質生産力的創新之地”,以此帶動這一板塊經濟社會發展水準的全面躍升。

  2024年上半年,大黃山地區的主要經濟指標增速高於全省,發展態勢向上向好,交出一份不錯的“成績單”,尤其一些市的單項成績頗為亮眼。

  這份“成績單”,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集群式發展與文旅産業轉型升級的成果,以及對帶動這一區域整體發展的溢出效應。

  投資的“進擊”

  向上向好的態勢,首先反映在投資上。

  據統計,大黃山地區上半年固定資産投資增長6.5%,比全省高2.5個百分點。

  四市增長均高於全省平均水準,其中,池州市增長10.8%、居全省第1位,安慶市增長6.4%、居全省第3位,分別高於全省6.8個、2.4個百分點;黃山市、宣城市均增長5%,居全省第9位,高於全省1個百分點。

  池州增長為什麼這麼快?這和當地的幾個大項目和抓招商引資的力度有關。總投資148億元的安徽寶鎂輕合金項目,堪稱青陽縣重點保障的“一號工程”,這個項目建成後,可形成年産30萬噸高性能鎂基輕合金生産能力,年營業收入超200億元。

  另外一個重大基建項目是池州長江公鐵大橋項目,是跨江連接池州市貴池區和銅陵市樅陽縣的綜合性交通工程,總投資67.1億元。

  還有一項數據值得關注,那就是大黃山地區的民間投資較為活躍。2024年上半年,安慶市、黃山市民間投資分別增長8.6%、4.5%。

  再看項目建設,項目開工率、投資完成率穩步提高,招商引資簽約項目數量、簽約金額明顯增加。

  目前,安徽省、市、縣(市、區)三級均建立大黃山重點建設項目庫和大黃山重點招商引資項目庫,納入省級大黃山建設重點項目庫的50個項目,已開工建設35個,開工率70%,超序時進度20個百分點。共有23個專項102個項目獲得中央預算內資金支持47.5億元。

  在這四市中,池州開工項目11個、開工率91.7%,黃山開工項目11個、開工率73.3%,宣城開工項目7個、開工率63.6%,安慶開工項目6個、開工率54.5%。

  招商引資項目加速推進,一批項目大單完成簽約。四市已簽約項目24個、簽約金額366.3億元,環比分別增長50%、15.2%。

  其中,黃山市已簽約項目12個、簽約金額263.9億元,安慶市已簽約項目7個、簽約金額47.1億元,池州市已簽約項目4個、簽約金額26.4億元,宣城市已簽約項目1個、簽約金額28.9億元。

  提升旅遊業的“顆粒度”

  “煙雨‘大黃山’,心靈休憩地。”

  在大黃山地區,有著太多美不勝收的自然風光,有著太多國際知名的旅遊景區,還有著講不完的歷史文化故事。怎麼用好這些品牌和IP,提升旅遊業發展能級,是大黃山文化旅遊最該發力的要點。

  2024年以來,大黃山地區旅遊業發展良好,接觸性、聚集性消費和服務業快速升溫,消費市場表現活躍。

  據統計,四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4.5%,高於安徽全省0.4個百分點。其中,安慶市增長5.6%,居全省首位;黃山、池州分別增長4.4%、4.3%,居全省第8位、第9位。四市共接待國內旅遊人數13950.7萬人次、國內旅遊花費1499.6億元,同比分別增長8.4%、18.2%,分別佔全省的31.1%、32.2%。

  圍繞“大黃山”建設的核心任務,安徽提出,要推動傳統觀光旅遊向現代休閒度假康養旅遊升級,推動旅遊産業向跨界融合的現代服務業延伸,打造六大高品質現代服務業集群,帶動高端綠色的先進製造業、現代農業發展。

  也就是説,不能僅僅像以往那樣“就旅遊搞旅遊”“吃吃旅遊飯”,而是一要升級、二要延伸,系統性地發展,推動産業集群化發展,讓旅遊業有更高的“顆粒度”,帶來更大的經濟價值。

  比如,高品質發展休閒度假産業,支持創建5A級景區、國家級旅遊度假區,支持高標準建設國際化的大型旅遊綜合體,引進國際高端連鎖酒店,發展研學旅遊、生態旅遊,推進旅遊交通聯動、旅遊服務標準化和高層次國際交流與合作等。

  與此同時,打造一批“精品”。

  ——提升精品景區。推動黃山、九華山、天柱山、西遞宏村和黟縣鄉村國際旅遊度假區等建成富有文化底蘊的世界級旅遊景區,加快東黃山、東九華、桃花潭等休閒度假康養綜合體建設,推進齊雲山、牯牛降等景區提標提質。

  ——建設精品鄉村。積極招引大集團、大企業、大智庫,開發建設一批具有國際水準的“鄉村都市”、精品旅遊村、鄉村旅遊集聚區,打造一批品位上乘的“皖美金牌民宿”。

  ——打造精品線路。依託便捷交通,串聯城鎮景區,培育若干彰顯“煙雨大黃山、心靈休憩地”品牌的特色線路,打造長三角“七名”(名城名鎮名村名山名湖名園名館)、最美合福高鐵遊等銜接周邊的精品線路。

  “最強後援團”

  “大黃山”,不僅是安徽的“大黃山”,還是長三角的“大黃山”。

  前不久,《長三角地區一體化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4—2026年)》發佈。其中,首次提出“協同推進大黃山世界級休閒度假康養旅遊目的地建設”。

  今天的黃山,已成為中國旅遊的亮麗品牌、中國文化的厚重符號,安徽正依託黃山、徽州兩個頂流IP,聯動宣城、池州、安慶、黃山4市,打造大黃山世界級休閒度假康養旅遊目的地,這既為長三角“旅遊+産業”發展拓展市場空間、投資空間,也是提高長三角現代服務業品質,打造世界級城市群的探索實踐。

  “大黃山”建設將進一步“借梯登高”,與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深度融合。可以説,長三角將成為“大黃山”建設的“最強後援團”。

  下一步,安徽在建設“大黃山”進程中,與滬蘇浙攜手合作已經有了清晰的“施工圖”。

  ——打造心靈休憩的休閒度假産業,發揮“大黃山”文化和生態優勢,攜手滬蘇浙共同策劃推出一批主題化、特色化、定制化的深度體驗産品,打造一批休閒農業、富硒食品、文創小鎮等休閒業態。

  ——打造活力煥發的醫療康養産業,加快建設長三角(安徽)生態綠色康養基地;打造向新而行的現代服務業,加快建設大黃山“國際會客廳”,形成高能級會展中心、對外交流基地、國際性會議論壇,塑造展示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的美麗窗口。

  ——打造綠色發展的示範樣板,協同推進新安江—千島湖生態環境共同保護合作區建設,拓寬生態産品價值實現路徑,共建綠色美麗長三角。

  就像安徽省發展改革委相關負責人在長三角區域合作辦公室舉辦的新聞發佈會上説的那樣:“‘大黃山’的魅力在於山水,‘大黃山’的未來不止山水。誠邀大家走進‘大黃山’,共赴一場獨具魅力的山水人文之約,品味唐詩宋詞的煙雨徽州、水墨寫意的秀美‘大黃山’,在大黃山世界級休閒度假康養旅遊目的地的建設中,一起譜寫世界級休閒度假康養旅遊目的地的美好未來。”

  抱成團、自不凡。相信這份“成績單”,能凝聚共建共享“大黃山”的更大共識、激發更大的進取精神和實幹作為。(安徽日報記者 王弘毅)

編輯:劉旭東
製造大會_fororder_微信圖片_20250917150355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