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務法庭”解“薪”憂——張掖市山丹縣法院源頭預防化解涉勞動者權益糾紛
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  |  2024-09-09 17:47:42

  張掖市山丹縣是甘肅省勞務輸轉大縣,全縣年輸轉勞動力達6.2萬人次以上,各種涉及勞動者權益的糾紛也易發頻發。近年來,張掖市山丹縣人民法院立足縣域經濟發展實際,主動融入基層社會治理,不斷探索勞動糾紛訴源治理和多元解紛新路徑,在大馬營人民法庭設立“勞務法庭”,專業化審理勞務合同、勞動人事爭議等涉勞動者權益糾紛,形成“源頭預防為先、多元解紛前置、專業審裁兜底”的勞動爭議層級過濾和解紛體系,為保障民生提供精準司法服務。

  延伸觸角鋪設兩個“預防點” 做好群眾“護薪人”

  “我用心服務,你安心務工!”張掖市山丹縣法院深入落實這一司法服務理念,在縣勞動力市場服務中心設立“勞務法庭”諮詢服務點,每週固定半天時間在綜合服務大廳為務工人員提供法律諮詢,公開辦公電話,提供全天候法律諮詢服務,並通過向務工人員發放“安心卡”提示務工注意事項、印發“勞務法庭普法宣傳資料”白皮書、整理髮布典型案例等方式,引導企業和勞務人員尊法、學法、守法、用法。

  同時,山丹縣人民法院設立“勞動合同執行情況觀察點”,制定定期觀察制度,根據用人單位發生勞動人事爭議的次數,由勞動監察部門給予“紅黃牌”警告,推動用人單位合法用工、誠信履約。

  整合資源搭建“一站一中心” 建好群眾“暖薪屋”

  山丹縣法院聯合人社、工會、司法行政等部門,以打造“無訟園區”為目標,在山丹縣城北工業園區設立“職企共享解紛驛站”,常態化開展法治宣傳服務,事前預防矛盾糾紛,指導園區調解組織對糾紛先行調解,疑難複雜的矛盾糾紛則移交縣勞動人事爭議綜合調處中心聯合調解,調解不成的通過仲裁或訴訟途徑解決,形成了“事前預防+就地化解+綜合調處+裁判兜底”的層級過濾解紛機制。

  同時,縣法院整合法律援助、工傷認定、勞動仲裁、人民調解、司法確認等職能,設立“法院+工會+人社+司法+N”勞動人事爭議綜合調處中心,搭建“一站式”勞動人事爭議化解平臺,促進解紛程式“聯”起來、資源要素“聚”起來、配套制度“建”起來,實現了“推開一扇門、維權一站辦”。

  府院聯動建立“三項制度” 辦好群眾“煩薪事”

  民生無小事,枝葉總關情。山丹縣法院建立聯合“清欠”制度,與住建、公安、人社、檢察等部門協同開展農民工工資“清欠”行動,每季度就全縣建築工地的農民工工資保證金繳納、工資支付進度等情況開展拉網式聯合檢查,建立裁、判銜接制度,及時與縣仲裁委相互反饋案件裁判結果,定期召開聯席會議,統一裁、判標準,有效降低了勞動人事爭議仲裁案件起訴率;建立事後回訪制度,對調後、判後案件實行“一案一檔”管理,及時跟蹤、掌握案件實際履行情況,持續做好解紛“後半篇文章”。(文 聶明華 李曉虎)

編輯:王奇英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