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合肥市在新能源汽車産業領域取得了顯著成就,通過強化創新引領和系統推進,全面實施整車、零部件、後市場“三位一體”佈局,正加快向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新能源汽車之都邁進。
合肥市規劃了下塘、新橋、新港三大新能源汽車製造基地,並依託高新、經開、新站、包河、肥東、肥西、長豐、廬江等重點配套産業園區,成功集聚了江淮、比亞迪、蔚來、大眾安徽、合肥長安、安凱客車等6家整車製造企業,以及國軒高科、中創新航、巨一科技等300余家核心零部件配套企業。據統計,截至目前,合肥市新能源汽車集群已擁有規上限上企業700余家,覆蓋“整車—零部件—後市場”全産業鏈。2023年,該集群營收達到4071億元,同比增長超30%;而2024年上半年,集群營收已超1900億元,預計全年將超過4700億元。
在整車生産方面,合肥市表現強勁。今年1月至8月,全市汽車産量達到111.7萬輛,其中新能源汽車産量達到78.3萬輛,同比分別增長31.1%和72%。期間,累計引入了比亞迪秦L、江淮瑞風RF8等10餘款新車型,大眾安徽首款車型“與眾”和蔚來汽車樂道L60也相繼上市。預計全年汽車産量將達到173萬輛,新能源汽車産量將達到130萬輛,同比分別增長29%和74%。
圍繞産業配套需求,合肥市持續延鏈補鏈強鏈。今年1月至8月,全市新能源汽車和智慧網聯汽車供應鏈新增投産、開工、簽約項目達到165個,總投資額高達1794.3億元,位居全省首位。奧托立夫、知道科技、均勝電子等一批重點項目相繼落地建設。此外,還新增了11家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累計達33家。動力電池、驅動電機、電控系統産量分別超過13GWh、80萬套、200萬套。
為了激發新能源汽車消費潛力,合肥市組織了一系列汽車促消費活動,如新能源汽車下鄉、“徽動消費·合肥GO”2024年春季汽車促消費活動等。同時,還舉辦了汽車嘉年華暨惠民車展、省汽車消費大會等180余場活動,並籌備了國際新能源汽車展、“全球智慧汽車産業大會”等重要活動。
合肥市還積極推進智慧城市基礎設施與智慧網聯汽車協同發展試點建設,打造智慧網聯汽車測試“全域開放”的省會城市。截至目前,已累計開放測試道路里程1248.4公里,並建設了多個智慧網聯汽車示範應用項目。同時,合肥市還聯合大院大所共建了6家汽車領域新型研發機構,組建了60家創新平臺,推動了車載産品的自主化進程。
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合肥市制定了多項政策措施,明確了公用充電設施引導、管理和退出等機制。截至目前,全市已累計建成各類充電基礎設施22.3萬台(車樁比1.44:1)和換電站100座。城區基本建成2公里充電服務圈,覆蓋了居住區、辦公區、商業中心、工業中心、休閒中心以及公共停車場等各類城市場景。此外,四縣一市鄉鎮覆蓋率也達到了79%,高速公路服務區和普通國省幹線服務區實現了100%全覆蓋。
合肥市新能源汽車産業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蓬勃發展,為推動地方經濟轉型升級和綠色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未來,隨著更多創新技術和項目的落地實施,合肥市有望進一步鞏固其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領先地位,並向國際影響力新能源汽車之都的目標穩步邁進。(文 王倩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