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山徽州經濟開發區:聚焦“三量”提升畝均效益
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  |  2024-10-15 17:31:56

  近日,根據安徽省發改委《2024年度畝均效益領跑省級經濟開發區擬推薦名單公示》內容,黃山徽州經濟開發區入選2024年度畝均效益領跑省級經濟開發區。

  2023年,徽州經濟開發區累計實現規上工業産值151.79億元,實現“四上”營業收入185.65億元,總量位居全市第一。畝均工業經營(銷售)收入504.6萬元/畝,較全市平均高93萬元;畝均稅收26.2萬元/畝,較全市平均高2.3萬元。2023年,徽州區位列全省製造業“畝均論英雄”改革綜合效益榜單第16名,園區低效企業處置工作入選全省“畝均論英雄”改革優秀案例。

黃山徽州經濟開發區:聚焦“三量”提升畝均效益

黃山徽州經濟開發區

  分類施策清存量,實現由低産向高産的轉變

  徽州區在全市率先出臺《徽州區工業企業低效利用土地處置實施意見》,針對“用而未盡、建而未投、投而未達標”的工業企業,綜合運用政府收儲或收購、技改提升、法院拍賣、股權轉讓、增資擴股、資産整體轉讓6種路徑和市場、行政、法律、金融4種手段,科學謀劃,精準施策,大力推進低效企業處置。2023年以來,園區共完成處置低效企業23戶,盤活用地面積 584.52畝。

  量體裁衣控增量,實現由被動向主動的轉變

  園區對全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和佔地5畝以上的規模以下工業企業開展畝均效益評價,根據綜合評價得分高低排序,把企業分為A類、B類、C類、D類四個等次,對四類企業分門別類建立畝均評價基本信息庫,設立不同的服務保障清單。把綜合效益較差、發展水準落後,需重點整治、搬遷改造、淘汰的企業劃為D類,為優化資源要素配置提供依據。尤其對經評定為有提升機會的D類企業,聯動3億元區産業引導基金注資、1億元産業扶持資金幫扶、招商專班牽線等措施,2023年共有7家D類企業實現了重生。健全“全生命週期服務”機制,將企業簽約落地到投産達産劃分為5大階段37項流程,明確職能部門責任,做好異常狀況預警預判。推行四套班子領導幹部聯繫重點企業制度,選派137名科級以上幹部包保243家重點企業,對預警情況第一時間介入,並完成快速響應、閉環辦理企業訴求1012項,2023年度累計落實政銀擔9億元、稅融通3.44億元。

  關口前移管新量,實現由後端向前端的轉變

  注重前置治理,把好準入關口,力求從源頭上減少低效企業出場的機會。制定《徽州區招商引資項目預審制度》,創新“9+X”模式,把開發區、發改、科技經信、財政等9個部門列為常設單位,根據項目類型和實際需要,確定其他“X”個單位或相關産業專家共同參與組成預審組,實行“標準化”預審,保證招商項目品質。制定落實《徽州區開發區“標準地”改革實施方案》,確保新建工業項目用地投資強度、畝均稅收分別不低於200萬元/畝及15萬元/畝,其中化工園分別不低於350萬元/畝及35萬元/畝,實現新增工業項目“標準地”供地100%,2023年以來,園區共簽訂“標準地”協議11宗,涉及用地307.26畝。積極探索“增容量不增地”新模式,如區開投公司利用低效處置地塊打造智慧製造科創産業園,總投資近4億元,建設12萬平方米標準化廠房,目前産業園已入駐19戶、投産11戶,其中規上企業4戶、高新技術企業2戶,2023年實現營收1.25億元,園區土地整體使用率得到有效提升。

  下一步,徽州經濟開發區將進一步樹牢“畝均論英雄”理念,持續加大低效企業處置力度,科學謀劃,精準施策,努力以“盤活存量”實現“發展增量”,不斷提高工業土地集約節約利用水準,全力破解資源要素制約,補齊高品質發展短板。(文/圖 陳真 洪宛柔)

編輯:劉旭東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