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州市蕭縣孫圩子鎮港河村:黨建引領科技興農 繪就鄉村振興新篇章
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  |  2024-10-15 11:50:37

  近年來,宿州市蕭縣港河村堅持鍛造黨建紅色引擎,推動農業革命、激活鄉村活力。一段關於智慧、汗水與變革的故事,在這片土地上悄然上演,繪就了一幅鄉村振興的壯麗畫卷。

  初心如磐,黨建引領新航向 

  港河村黨總支深知,鄉村振興的關鍵在於黨的領導。面對傳統農業模式效率低下、農民收入增長緩慢的現狀,黨總支沒有選擇安於現狀,而是主動作為。一場以“學先進、找差距、促發展”為主題的學習熱潮在港河村悄然興起。 黨總支成員帶頭學習,深入研讀關於鄉村振興的政策文件,積極學習成功的農業發展模式與經驗。同時,他們不忘立足本村實際,通過召開村民大會、入戶走訪等形式,廣泛收集民意,確保每一項決策都能貼近民心、符合實際。在黨總支的精心組織與策劃下,港河村逐漸明確了以“科技興農、綠色發展”為核心的發展思路。

  科技賦能,挖掘土地新潛力 

  科技是農業發展的第一生産力,港河村黨總支決定從土壤改良和種植技術入手,聘請經驗豐富的農技師團隊,對全村的土壤環境進行了全面而深入的調研與分析。通過科學檢測,農技師們不僅掌握了土壤的酸鹼度、養分含量等關鍵指標,還根據檢測結果制定了個性化的土壤改良方案。 在黨總支的全力支持下,村民們積極響應,按照農技師的指導,採用有機肥替代化肥、生物防治替代化學農藥等綠色種植技術,逐步改善了土壤結構,提高了土壤肥力。同時,黨總支還疏通溝渠,完善了灌溉系統,為農作物的生長保駕護航。

  輪作創新,開啟農業新篇章 

  在科技賦能的基礎上,港河村黨總支進一步創新種植模式,探索出了一套高效的作物輪作策略。他們根據本地氣候條件和市場需求,精心設計了“胡蘿蔔-飼料玉米-胡蘿蔔”的一年三季輪作模式。這一模式不僅充分利用了土地資源,還實現了作物之間的優勢互補和生態平衡。春季,村民搶抓農時,在精心改良後的土地上播下胡蘿蔔的種子。經過幾個月的精心呵護,夏季來臨之際,胡蘿蔔迎來豐收,為村民帶來可觀的經濟收入。村民們緊接著將土地整理乾淨,種上了飼料用玉米。這種玉米不僅生長週期短、産量高,還是畜牧業的重要飼料來源。到了秋季,玉米也順利收割,為村裏的養殖業提供了充足的原料支持。 玉米收割後,村民們再次投入到緊張的耕作中,種上第二輪胡蘿蔔。這樣的輪作模式不僅確保了土地的有效利用,還有效避免了土壤連作障礙和病蟲害的發生。一年三季的辛勤耕耘,換來了沉甸甸的收穫和村民們臉上洋溢的幸福笑容。

宿州市蕭縣孫圩子鎮港河村:黨建引領科技興農 繪就鄉村振興新篇章

村民使用聯合收割粉碎機製作青貯飼料

宿州市蕭縣孫圩子鎮港河村:黨建引領科技興農 繪就鄉村振興新篇章

運用滴灌技術種植胡蘿蔔

宿州市蕭縣孫圩子鎮港河村:黨建引領科技興農 繪就鄉村振興新篇章

剛發芽的胡蘿蔔苗

  鄉村振興,共繪美好新圖景

  在黨總支的堅強領導下,村民們用智慧和汗水書寫了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美好篇章。展望未來,港河村將繼續在黨總支的帶領下,努力打造宜居宜業、和諧美麗的鄉村新面貌。(文/圖 黃猛 陳戰 王馳騁)

編輯:劉旭東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