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掖山丹:破解“小馬拉大車”難題 為基層治理加大“馬力”提升“拉力”
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  |  2024-12-19 13:47:22

  2024年以來,張掖市山丹縣針對基層“權小責大”“人少任重”“事繁效低”“治理分散”等關鍵問題,堅持“大車”減負、“小馬”賦能雙向發力,推動基層減負和幹部擔當實現“雙向奔赴”,讓廣大幹部輕裝前行,騰出手來辦實事、破難題、解民憂。

  輕車減負,煥發基層活力

  2024年以來,山丹縣制定下發規範村級組織工作事務、機制牌子和證明事項的方案,並由縣委組織部會同縣委社會工作部、縣民政局組織工作人員深入8個鄉鎮111個村、12個社區全面清理摘除功能不符、無實質性業務牌子2輪次。

張掖山丹:破解“小馬拉大車”難題 為基層治理加大“馬力”提升“拉力”

山丹縣北街社區網格員入戶走訪收集群眾訴求

  此外,山丹縣還持續深化鄉鎮管理體制機制改革,健全審批服務事項權責清單和村(社區)工作準入制度,厘清基層應減之負和應負之責,並從規範考核入手,建立科學合理的考核評價體系,統籌把握對基層督查檢查總量和頻次,取消非必要督查檢查考核,清理精簡各類責任狀和“留痕”臺賬,讓基層幹部心無旁騖抓治理、抓服務。

  壯馬賦能,激發幹事動力

張掖山丹:破解“小馬拉大車”難題 為基層治理加大“馬力”提升“拉力”

山丹縣北街社區網格員與物業工作人員在鄰裡議事廳調解居民矛盾糾紛

  近年來,山丹縣整合黨建、綜治、公安、城管等各類網格建成“全要素網格”213個,推動相關服務、管理、資源、力量下沉網格,並配備專兼職網格員363名,確定網格員聯繫戶1280名,輻射聯繫群眾2.3萬戶,服務居民群眾隊伍不斷壯大。同時,山丹縣不斷提升信息化治理水準,通過綜治信息平臺遠程視頻語音對全縣專兼職網格員和城市社區、鎮村重點部位進行24小時監控、實時調度,實現網格規範化、智慧化運行。

  為更好解決居民群眾訴求,山丹縣還規範了網格員日常工作流程管理,實行定格、定責、定員,推行“信息收集—分流交辦—日常督辦—處置辦理—結果反饋—工作考核”“六位一體”閉環運行管理機制,確保網格員落實每日巡查制度,有效提升網格工作實效。

  聚力成勢,打造治理新格局

  近年來,山丹縣結合城市更新和物業管理專項整治三年攻堅行動,持續加強社區物業黨建聯建,成立物業企業黨組織9個、業委會143個,規範議事協調機制,推動社區、物業、業委會“三駕馬車”合力共治。同時,山丹縣依託“紅色物業”陣地,主動延伸社區服務觸角,縮短服務半徑,創新打造北街、縣府街等區域性黨群服務中心3個,建成和興園、新城名苑等開放式小區睦鄰中心5個,精準對接居民需求,提供政策諮詢、事務代辦、糾紛調處、惠老送餐等特色服務,實現服務不缺位、矛盾不上交,以“紅色物業”小切口解決了社區治理大難題。

張掖山丹:破解“小馬拉大車”難題 為基層治理加大“馬力”提升“拉力”

北街社區工作人員進行政策宣傳

  此外,山丹縣還嚴格落實黨建引領城市治理“20字機制”和鄉村治理“24字工作法”,推行“包抓領導+社區黨組織+共建單位+群眾代表”四方聯動社區治理共同體,選派共駐共建單位黨員幹部到社區擔任副書記,組織158個共駐共建單位、2700余名在職黨員常態下沉社區開展“六聯六式”服務,持續健全完善鄉村“鄰裡小院”議事和“接訴即辦”機制,有效解決了一批群眾的“生活難事”和“關鍵小事”,走出了一條精準服務群眾的康莊大道,群眾的幸福感持續提升。

  在全力破解基層治理“小馬拉大車”突出問題的生動實踐中,山丹縣堅持為“車”減負、為“馬”賦能,推動各項工作落到細處、落到實處,使基層工作更高效,幹部作風更務實,百姓獲得感更充實。(文/圖 王建華)

編輯:王奇英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