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的山丹,寒意未退,但無論在工業園區,還是城市腹地,一個個重點項目搶進度、趕工期,處處迸發著千帆競發的火熱景象。
近日,備受關注的蘭張三四線鐵路武威至張掖段四標山丹境內工程建設現場,機器轟鳴,運輸車輛往來穿梭,施工人員堅守一線,開足馬力,確保各項工程順利推進。
蘭張三四線工程是國家“八縱八橫”高速鐵路網陸橋通道和絲綢之路經濟帶快速客運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線路全長244.052公里,穿越武威、金昌、張掖三市,按照國鐵I級、雙線、時速250公里技術標準建設,項目建成後,將加快張掖市融入以蘭州為中心的1小時經濟圈。
“項目山丹段總里程82公里,預計2027年底全線通車,主要有山丹跨蘭新鐵路特大橋和山丹跨連霍高速特大橋等11座線路重點橋梁、線路和山丹北站等重點工程建設。”據山丹縣交通運輸局負責人介紹,高鐵開通激活了山丹軍馬場、焉支山等文旅資源,使山丹縣深度融入河西走廊城市群産業協作,為特色農産品外運、新能源裝備製造提供物流保障。目前,項目正在進行施工路面鋪設、混凝土拌和站輔助設備安裝、調試等工作。
程建設者們正在進行混凝土拌和站輔助設備的安裝
當前,山丹縣正以“時不我待、分秒必爭”的緊迫感,以“開局即開跑”的奮進姿態,不斷刷新重大項目建設進度,加快形成項目建設加速推進、投資加力增長、發展質效加快提升的良好開局。
在甘肅展通管業有限公司生産車間,機器的轟鳴聲不絕於耳,工人們正在有條不紊地進行熔融、塑化、冷卻、切割等工序,黑白相間的顆粒原料通過自動化流水線,最終變成一根根PE管材。
“從年初開始,訂單就持續攀升,我們將圍繞全年計劃目標,全力以赴保品質、趕進度,爭取實現一季度‘開門紅’。”甘肅展通管業有限公司綜合事務部主任孫小榮説,隨著各地水利工程的全面展開,産品除銷往甘肅省外,還遠銷新疆、青海、內蒙等地。
工人們正在查看高效節水管道生産運行情況
同樣,位於山丹縣張掖國際物流園高新技術企業孵化園的甘肅偉力得儲能電池生産線上,工人們忙碌有序的進行全釩液流電池的生産和裝配。
甘肅偉力得儲能電池有限公司是集全釩液流儲能系統研發、設計、生産、銷售、服務於一體的高新技術企業,目前已完成兩條智慧化電堆生産線,採用大功率液流電池電堆鐳射焊接封裝、大規模儲能單元控制、儲能電站建設與運維等全面的系統集成技術,年産能達500MW,進一步提升了“風”“光”能源的含金量。
工人們忙碌有序地進行全釩液流電池的生産和裝配
近年來,張掖市山丹縣堅持需求導向,依託優勢資源,緊盯政策紅利,建立項目生成“四化”機制,不斷充實項目儲備庫、擴大總盤子,緊盯“三個500強”和行業龍頭企業,加力實施“引大引強引頭部”行動,精準引進産業鏈關鍵環節、上下游配套企業,深入落實“包抓聯”“六必訪”等制度,千方百計支持企業穩生産、拓市場、提質效,集全縣之力把最優惠的政策、最優質的資源向支持本地發展的企業傾斜,助推工業經濟實現量的提升和質的躍升。(文/圖 王國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