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張掖市甘州區沙井鎮將主動創穩作為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的重要抓手,立足防患未然、堅持主動防範,著眼“抓前端、治未病”,著力構建黨委領導、齊抓共管、服務人民的訴源治理新格局,奏響新時期平安建設和諧曲。
沙井鎮人民法院調解平臺實務培訓會議 供圖 甘州區委政法委
黨委領導 構建訴源解紛格局
沙井鎮堅持“高位推動、高效聯動、統籌推進”的工作思路,整合資源力量,著力解決各類矛盾糾紛,有效維護社會穩定。推行“站所包村、統分結合”機制,成立黨委協調指揮、法治辦組織發動、各站所抓工作落實的“1+1+N”信訪維穩專班,從全鎮大局出發推動訴源治理工作。
沙井鎮修訂完善《沙井鎮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及信訪責任追究制度》《沙井鎮村幹部考核辦法》,在鎮村幹部考核分值中將“平安沙井”建設權重提高到30%,明確崗位職責、靠實工作責任,用規範完善的制度推動矛調工作。健全完善矛盾糾紛排查調處“1451”工作機制,即:週一至週四由網格員、村委會排查調處轄區內新發生的矛盾糾紛,並同步開展矛盾糾紛的初調、勸調工作;週五梳理並分析研判各村排查上報初調無果的矛盾糾紛,次周週一統一交辦各聯繫村站所,始終做到“滾動排查、研判預警、分流交辦、化解處置、動態管理、跟蹤回訪”全流程閉環管理。
鎮黨委、政府主要負責人帶頭落實接訪下訪和信訪包案制度,嚴格執行班子成員包抓責任制,及時召開信訪案件交辦會議,分析研判矛盾糾紛問題,健全完善平安法治辦統籌協調、各站所齊抓共管、村社共同參與的責任體系。鎮村社三級幹部帶頭,組織群眾推動矛盾糾紛在一線化解,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難事不上交。
齊抓共管 共奏聯動解紛合唱
沙井鎮堅持關口前移、責任前移,主動出擊、精準排查,切實將風險隱患消除于萌芽。建成“一核多元”全要素網格27個,配齊配強專職網格員37名,依託“隴情E通”錄入基礎信息,嚴格落實“周排查、月分析、季研判”預警機制及“一週一案”分析研判會議,精準研判風險隱患,對苗頭性、傾向性涉穩問題主動防範化解。
沙井鎮積極創新模式、拓展載體,高品質打造三號村黨建引領基層治理示範點,形成“和為貴”調解室、“春華話室”議事室等基層治理特色品牌。紮實推進綜治調處陣地實戰運行,有效發揮“雪亮工程”在源頭預防、監測預警、服務決策等方面的優勢作用,協調“三官一師兩員”進村入社,大力推動矛盾糾紛多元化解,集中攻堅信訪難題。
沙井鎮指導各村健全完善“一約四會”,即村規民約和村民議事會、紅白理事會、道德評議會、禁毒禁賭會,廣泛開展“道德模範”“最美家庭”“五星文明戶”等評選活動,依託“三會一課”、主題黨日等載體,強化普法宣傳,拓展化解渠道,培育良好民風,從源頭解決矛盾糾紛。
服務人民 托起幸福安康民生
沙井鎮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持續把為民辦實事作為主動創穩工作的著力點,推動矛盾在基層化解、民心在基層凝聚。全域攻堅整治“細”。紮實開展矛盾糾紛“大走訪、大排查、大化解、大提升”專項整治活動,摸排矛盾糾紛和風險隱患125件,調處化解118件,調解成功率達94.4%,做到了矛盾糾紛不上行、風險隱患不外溢。
沙井鎮聚焦群眾反映強烈的發展“瓶頸”,各村整合土地資源,差異化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鼓勵農戶大力發展養殖業,持續帶動群眾增收致富。引導各村為群眾提供個性化服務,確保改革舉措精準對接群眾期盼,讓民生實事惠及每個家庭和個人,不斷提升群眾滿意度,實現信訪總量逐年下降、信訪形勢持續向好。(文 張建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