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以來,張掖市山丹縣總工會創新構建“標準化+多元化+便民化”基層勞動關係服務體系,通過“模組嵌入、業務融合、聯合建設”模式,打造基層社會治理“微循環”,實現勞動關係服務效能全域提升。
標準化建設強根基
山丹縣總工會整合勞動監察、仲裁調解等8項功能,成功打造了兩個“一站式”維權平臺,並配備了17名專兼職調解員。同時,山丹縣還創新建立了“工會+人社+法院+司法+N”聯席機制,進一步提升了勞動糾紛調節效率。
山丹縣東樂鎮基層勞動關係公共關係服務站
為規範調節流程,縣總工會制定了《勞動糾紛調解標準化操作指南》,形成了“7環節23項”流程標準,並建立“四色預警”動態監測體系,實現了重點企業建檔全覆蓋,累計開展工資協商50場,覆蓋87家企業3200余職工,成功調處糾紛178件,調解成功率達95%,規範企業制度7項。
此外,縣總工會推行“案例教學+情景模擬”法治宣講,已舉辦35場培訓1500人次,通過實施“季度會商+專項督查”機制,勞動風險化解率達95%以上,全年未發生群體性事件。
多元化服務提質效
山丹縣總工會通過“線上直播+線下講堂”相結合的方式,開展了20場次宣傳活動,發放維權手冊2000份,並通過“山工之家”新媒體矩陣發佈了5個典型案例,覆蓋職工2.1萬人次,有效提升了職工的維權意識。
志願者進行法制宣傳
為高效解決勞動糾紛,縣總工會建立“1-2-10”快速響應機制,即諮詢1小時響應、指引2日辦結、糾紛10日化解。該機制累計服務勞動者8000人次,成功調處欠薪糾紛178件,追回薪資260萬元。
縣總工會還實施了“法治體檢”專項行動,發現整改用工隱患2個,通過運用“一函兩書”制度,發出法律文書10份,並指導3家企業建立薪酬預警、合同管理等風險防控機制,推動勞資糾紛源頭治理。
便民化服務創特色
山丹縣總工會構建了“接待諮詢、心理疏導、協商調解、法律援助”四大功能專區,創新“圓桌談心+情緒疏導”柔性調解機制,通過“背對背情緒降溫、面對面釋法明理”的工作方式,山丹縣總工會成功化解各類勞動糾紛221件,調解成功率達96%。
為進一步優化服務,縣總工會深化了“企業點單-站點配單-專員上門”服務模式,開展了40場次送政策、送法律、送服務進企業活動。通過為企業提供用工指導、爭議預防等定制服務,解決用工備案、合同修訂等問題83項,建立了“三聯議事協商”機制,包括三方委員會、部門聯動和集體協商,構建了“三張清單”工作體系(需求、資源、項目),服務觸角延伸至村社園區。(文/圖 馮院霞 李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