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前的“神秘來信”:白銀平川新發現兩處古岩畫
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  |  2025-03-19 17:52:19

  近日,甘肅省白銀市平川區文物普查工作隊根據群眾反映的線索,新發現兩處古岩畫,初步判斷創作于3000至4000年前。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1

文物普查工作隊實地考察古岩畫

  據悉,這兩處古岩畫位於白銀市平川區水泉鎮玉碗泉村東南方向兩千米處,在黃河東岸大山內的一座石山半山腰上。兩處岩畫前後相距約5米。

  第一處岩畫高2.4米、寬3.9米,共有6幅圖案,岩畫最中間為一隻奔跑的獵狗,還有鹿、大角羊等動物圖案,畫面栩栩如生。第二處岩畫高2.2米、寬2.3米,共有5幅圖案,其中完整的有2幅,其他3幅動物圖案所在的岩面因風化殘缺不全。岩面右下角的圖案尤其醒目,刻畫的是人手拿鞭子趕著大肚子羊。這是平川岩畫中首次發現大肚子羊圖案。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2

新發現的古岩畫

  據工作隊介紹,這兩處新發現的岩畫,與之前發現的一些平川岩畫風格相似,據此初步進行了創作年代判斷。“看到這些岩畫特別激動,就像是我們收到了一份從遠古寄來的‘大禮包’。”平川區文物普查工作隊隊員郭明春説。

  20世紀70年代以來,甘肅黃河沿線的白銀市、河西走廊東段的武威市、河西走廊西端的嘉峪關市等地陸續發現多處古岩畫遺跡。這些岩畫遺跡多分佈在人跡罕至的深山、戈壁或河谷裏,保存了較為原始的風貌。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3

古岩畫遺跡

  “分佈于甘肅一帶的岩畫多用鑿刻、磨刻等方法製作,岩畫對研究古代先民的社會生活和歷史文化有重要價值。”中國敦煌吐魯番研究會理事、甘肅省敦煌學學會副會長高啟安説。

  據介紹,甘肅古岩畫大多地處偏僻、自然裸露、散點分佈,給保護研究等工作帶來不便。目前,甘肅已完成72處岩畫文物的高精度數據採集工作,構建了岩畫數字影像數據庫,讓岩畫文物中的歷史信息得以更及時完整地保存下來。(文/圖 程楠)

編輯:王奇英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