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以來,張掖市民樂縣人民法院牢固樹立“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理念,立足工業園區企業眾多、涉企糾紛頻發等實際情況,在工業園區設立民樂縣人民法院法企賦能服務站、園區巡迴審判點,打破傳統“坐堂辦案”模式,打造主動服務的“法治前哨”,為園區企業和轄區群眾提供快捷高效的司法服務,真正讓司法服務“沉下去”、營商環境“優起來”、群眾反響“好起來”。
民樂縣人民法院法企賦能服務站
“民樂縣人民法院法企賦能服務站和園區巡迴審判點的設立,幫助我們切實解決了一批涉及合同糾紛、勞務糾紛方面的問題……”近日,民樂縣人民法院與工業園區企業家座談會上,一家農業企業負責人由衷地感慨道。
座談會現場
近年來,民樂縣人民法院推行“簡案速裁、繁案精審”機制,對涉企案件開通“綠色通道”,快立快審快執快結,不斷提高審判效率;對惡意拖欠貨款等違法行為,依法嚴懲不貸,切實保護企業合法權益。截至目前,民樂縣人民法院利用涉企案件“綠色通道”受理案件414件,審執結300件,到位標的2668萬元,涉企案件平均結案時間縮短至21天。
六壩法庭工作人員走訪企業
自民樂縣人民法院設立法企賦能服務站和園區巡迴審判點以來,已組織開展法治體檢和送法上門服務4次,徵求意見建議10余條,累計走訪企業100余家,為企業提供法律諮詢50余次,幫助企業化解了各類糾紛20余件。
同時,民樂縣人民法院結合“萬名幹警聯萬企”活動,定期深入企業走訪調研,了解企業法律需求,針對勞資糾紛、合同漏洞等共性問題,編發“風險提示清單”,提出司法建議;定期舉辦“園區法治講堂”,選取典型案例,講清法律紅線,增強法治意識;54名幹警聯繫對接企業54家,開展法企共建、法治體檢54次,為企業提供“訂單式”法律服務和“個性化”法律套餐。
2025年以來,民樂縣人民法院以打造“無訟園區”為治理目標,聯合園區管委會、行業調解組織等建立“1+N”調解網絡,嚴格落實“四級七天調解法”,積極引導各類糾紛通過協商、調解等非訴訟方式化解矛盾糾紛,減輕群眾和企業訴訟負擔。
同時,民樂縣人民法院發揮法庭區位優勢和法官職業優勢,加大案件巡迴審判力度,緊盯“春耕”“秋收”等關鍵時間節點,將法庭搬入“田間地頭”,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充分發揮“審理一案、教育一片、影響一方”的社會效果。
為凝聚“發展合力”,民樂縣人民法院與園區協同聯動,建立常態化溝通機制,及時響應群眾和企業司法需求,通過送法上門、司法建議等方式,助力企業合規經營。
民樂縣人民法院聯合派出所、司法所、市場監管等部門,構建多元解紛網絡,探索糾紛最優解,助推園區經濟社會高品質發展,緊緊依靠黨委領導,深化府院聯動,組建破産案件專業合議庭,嚴格落實《民樂縣企業破産處置府院聯動機制工作方案》,暢通聯動機製作用,優化破産程式,堅持市場化、法治化、專業化的企業破産審判工作思路,依法履職盡責,推動符合破産條件的企業依法進行破産處置。(文/圖 民樂縣人民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