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張掖市山丹縣立足資源稟賦,深挖特色優勢,持續壯大“羊薯草菜馬”五大富民産業,不斷拓展現代農業物理、技術、加工轉化、農業資源價值衍生、市場化品牌化、深化改革“六個空間”,全力促進農業高質高效、農民富裕富足。
走進山丹縣陳戶鎮岸頭村蘆筍種植基地,一排排整齊的鋼架大棚在陽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輝。大棚內,一株株翠綠的蘆筍破土而出,工人們正忙碌地穿梭其中,熟練地採摘、分揀、打包。山丹縣大力整合當地資源和産業優勢,著眼“補鏈、延鏈、強鏈”,持續完善農産品精深加工産業鏈條,為鄉村産業轉型升級、實現鄉村全面振興奠定堅實基礎。
神禾農業果蔬精深加工基地
現代農業高品質發展,産業是根基,品牌是引擎,生態價值不會自動轉化為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必須通過産品化、品牌化、市場化的商品和服務進行引領和轉化,品牌才能更好地解決“賣”和“引”的問題。近年來,山丹縣全面實施品牌強農戰略,加快農産品品牌培育,以富硒品牌創建為重點,累計認證“三品一標”農産品34個,認定“甘味”農産品品牌9個。
山丹縣編制《山丹縣富硒産業發展規劃(2025—2030年)》,鼓勵支持企業開展農産品富硒綠色認證,豐富富硒農産品的種類,成功將清泉鎮2159畝天然富硒地塊認定為甘肅省天然富硒土地,為下一步發展富硒産業,走差異化鄉村振興之路奠定了堅實基礎。
山丹馬場播種燕麥草
“今後,我們將立足山丹縣獨特的自然稟賦與區位優勢,持續深耕蘆筍、馬鈴薯、中藥材等特色産業,加快構建現代農業産業體系,通過加大科技投入推動標準化種植,延伸産業鏈發展精深加工,推動鮮蘆筍向凍幹製品、蘆筍茶等多元化産品升級。同時,深度挖掘絲路文化、邊塞文化內涵,以文化賦能農産品品牌建設,創新‘線上直播+線下展銷+文旅融合’的行銷模式,搭建全方位、多層次宣傳矩陣,讓山丹優質農特産品走出家門、發往全國。”山丹縣農業農村局黨組書記、局長喬勝德説。
工人在裝運採摘的蘆筍
2025年,山丹縣加快推進現代設施農業蘆筍種植基地等農畜産品精深加工項目,帶動産業全鏈條規模化發展,全力支持天澤農牧、普瑞拓等企業建設飼草良種繁育基地,持續做大蘆筍産業,力爭山丹縣馬鈴薯、飼草、蔬菜種植面積分別達到13.5萬畝、35萬畝、5.9萬畝,肉羊飼養量突破112萬隻。
同時,山丹縣圍繞馬鈴薯、肉羊、高原夏菜等優勢特色農産品,全力支持縣域內農産品加工企業升級改造,提高羊肉分割、蔬菜預製菜、馬鈴薯全粉等市場終端産品附加值和市場競爭力,力爭農産品加工轉化率達到73%,農産品精深加工産值達到15億元以上。(文/圖 錢大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