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以來,張掖市山丹縣降水量較常年同期明顯偏少,1至4月,降水量較近五年同期減少41.67%,疊加大風天氣,導致老軍、陳戶等鄉鎮20.03萬畝耕地出苗率嚴重不足,佔山丹縣播種面積的27.17%。面對嚴峻形勢,山丹縣迅速啟動抗旱IV級應急響應,統籌調配各方資源,全力保障城鄉居民生活用水和農業生産用水。
種植戶查看土地出苗情況
山丹縣老軍鄉是受此次旱情影響比較重的一個鄉鎮,老軍河灌區三座水庫總蓄水量較2024年同期減少100萬立方米,灌溉面積與2024年相比減少約5500畝,灌溉能力下降超過50%。其中大口子河水庫當前蓄水量11萬立方米,已低於保障灌溉所需的最低限值15萬立方米;流水口水庫5月開灌以來僅完成1500畝灌溉,較2024年同期減少約1500畝;瓷窯溝水庫蓄水量11萬立方米,導致潘莊村春灌完成率僅50%。
在老軍鄉祝莊村,耕地因乾旱出現龜裂,作物出苗率明顯偏低。種植大戶祝加興説:“2025年種植的1200畝孜然茴香,受持續乾旱和風沙影響,出苗率不足六成。往年這個時候苗高都在十幾釐米,現在最高的也只有四五釐米。”
山丹縣城鎮供水保障工程項目現場
同樣面臨嚴峻考驗的還有老軍鄉豐城村。該村村委會副主任王科選説:“全村2700畝耕地普遍受旱,其中300畝小麥地出苗率不足40%。”
禾苗喊“渴”,抗旱令急。山丹縣全面安排部署抗旱減災工作,採取“工程+科技+管理”組合拳,因地制宜謀劃保供水、保灌溉措施,專人專班全時段開展信息監測,精細管理水資源,實行“跟水到地頭”調度機制,優先保障人畜飲水,科學調配農業灌溉用水。
山丹縣全力推進馬營河灌區現代化改造、四壩水庫建設、城鎮供水保障、李橋水庫至東樂水廠引水、河道治理項目等工程,持續完善水源渠係調蓄配套設施,並組織30余名農技人員深入田間地頭,指導農戶科學使用抗旱劑和葉面肥,推廣節水灌溉技術。
老軍鄉祝莊村茴香地
同時,山丹縣嚴格按照《山丹縣全民節水科學控水實施方案》《山丹縣全流域全行業全過程深度節水實施意見》,高標準推進節水型社會建設,嚴控用水總量強度,全力推進農業節水增效、工業節水減排、城鎮節水降損,提升中水利用水準,加大抗旱節水宣傳力度,持續鞏固全國節水型社會建設新標杆建設成果,打好抗旱減災主動戰。(文/圖 楊海翔 聶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