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天水市秦州區以數字化改革為突破口,聚焦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在養老保險跨省轉移和低保家庭就業幫扶領域探索出“服務創新+流程再造”的民生保障路徑,通過構建智慧化服務體系和精準化幫扶機制,切實提升群眾獲得感與幸福感。
在養老保險服務領域,秦州區社保部門以“零跑腿”為目標,打造“雲端+窗口”雙軌服務體系。通過國家社會保險公共服務平臺、“掌上12333”APP、電子社保卡等數字化載體,參保群眾可實現轉移業務“指尖辦理”。數據顯示,2025年以來,該區已完成城鎮職工養老保險轉出44人、轉入89人,轉移資金455.64萬元;職業年金轉出4人、轉入2人,轉移資金34.39萬元。為破除服務堵點,當地推行“一證通辦”改革,精簡申請材料,設立跨省轉移專窗整合業務流程,建立全流程跟蹤督辦機制,確保業務“日接日辦不積壓”,群眾滿意度顯著提升。
在就業幫扶領域,秦州區創新實施“托底、增效、協作”六字工作法,針對低保家庭就業能力弱、崗位適配度低等問題精準施策。通過落實貸款貼息、社保補貼、公益性崗位安置等政策,確保有勞動能力的“零就業”低保家庭動態清零。例如,對失業成員家庭優先提供技能培訓、定向輸送服務,對“零就業”家庭實行“一戶一策”幫扶,實現每戶至少1人穩定就業。值得關注的是,當地依託7個街道46個社區平臺建立動態管理臺賬,開展“申請 - 核查 - 服務”全鏈條幫扶。通過入戶走訪、數據比對精準識別需求,免費提供職業指導、崗位信息等服務,幫助低保家庭成員實現靈活就業。同時,深化政企協作,引導企業設立愛心崗位、幫扶車間,並對吸納低保勞動力的企業給予社保補貼、培訓補貼等政策支持,形成“安置一人、幫扶一戶”的倍增效應。
通過數字化轉型與流程優化雙管齊下,秦州區在民生服務中既提升效率又彰顯溫度,既兜住民生底線又激發內生動力。下一步,該區將持續推進公益性崗位擴容、技能培訓提質等行動,推動民生服務從“保基本”向“促增收”躍升。(文 張永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