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起步區轉入成形起勢新階段
來源:大眾日報  |  2024-04-26 11:52:20

  原標題:三年累計引進産業類項目278個,500強企業項目60個 濟南起步區轉入成形起勢新階段

  4月25日,山東省政府新聞辦舉行新聞發佈會,介紹濟南新舊動能轉換起步區獲批三週年建設發展情況。三年來,濟南起步區累計引進産業類項目278個,其中500強企業項目60個。2023年,濟南起步區全域實現地區生産總值370億元,較2020年增長101%;固定資産投資較2020年增長201%;規上工業總産值較2020年增長227%,主要經濟指標保持高速增長態勢,省會高品質發展的新引擎作用加速釋放。

  2021年4月25日,國務院批復同意起步區建設實施方案,正式拉開了高標準高品質建設起步區的大幕。濟南市委常委,濟南新舊動能轉換起步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孫斌介紹,三年來濟南起步區對標建設實施方案,系統謀劃、加快建設,各領域工作取得積極進展,從開局起步快速轉入成形起勢的新階段。

  聚焦中國式現代化田園城市的發展目標和“三個優先”建設路徑,濟南起步區“1+4+16+N”規劃體系整體落地,總體進入實施階段。探索“總師負責制”,高標準推動黃河新城的美好藍圖變為實景。城市副中心示範區全面啟動建設,崔寨産業新城初具規模。

  錨定智慧化、綠色化、服務化發展方向,濟南起步區編制綠色低碳高品質發展産業機會清單,塑造有競爭力的現代産業集群,初步形成了新能源汽車、“泛航空”、新材料三條産業鏈。落地了中國科學院工程熱物理研究所、計算技術研究所、高能物理研究所、中科碳中和研究院4家“中科系”科研院所。聚力謀劃未來産業,在崔寨片區規劃了5200畝的未來産業園。

  濟南起步區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理念,規劃藍綠空間佔比超過70%,開工建設黃河生態風貌帶和7條生態廊道,綠地總面積達到258萬平方米。2023年單位GDP能耗同比下降4%,規上工業單位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9%,在建綠色建築總面積超過1300萬平方米,2023年萬元GDP用水量較2020年下降61%。

  濟南起步區是山東著力打造的國家級開放平臺。當前,濟南起步區正在系統謀劃推進中新(濟南)綠色智慧示範區規劃建設,在城市副中心劃定了27.7平方公里作為示範區的載體,採取分區建設模式推進。其中,首開區目前已啟動街區詳規與城市設計,融合區定位為生態商務區(EBD),已篩選出13個合作領域,拓展區已啟動概念設計。

  新城崛起,交通先行。起步區在黃河起步區段42公里的河道上,整體規劃了21處跨河通道,建成後跨河通道平均間距縮小到2公里。目前,已建成使用的跨河通道共有9處,在建的跨河通道共有5處,分別為濟南黃河齊魯大橋、黃河大橋復線橋、濟濱高鐵(308國道)公鐵兩用橋、濟南黃河黃崗路穿黃隧道、濟南黃河航天大道隧道。其中,齊魯大橋、黃河大橋復線橋預計今年年底建成通車,濟濱高鐵(308國道)公鐵兩用橋計劃2026年9月完成建設,黃崗路穿黃隧道計劃2026年9月具備通車條件,航天大道隧道預計2027年9月具備通車條件。

  下一步,濟南起步區將繼續按照前期規劃,謀劃推進奧體西路通道、臘山通道、順河通道、東城通道等跨河橋隧以及鵲山通道、華山通道、藥山通道等跨河慢行通道,實現“橋隧縫合兩岸”、南北聯動發展。

  為深入貫徹落實黃河重大國家戰略,加快形成山東省綠色低碳高品質發展先行區建設的示範引領效應,引導綠色低碳産業資源加速集聚,濟南起步區編制了《濟南新舊動能轉換起步區綠色低碳高品質發展産業機會清單》。《清單》主要涵蓋了起步區主導産業、未來産業、城市副中心示範區、産業服務機構等四大領域的73項機會。(大眾日報 記者 劉飛躍 胡瀝中)

編輯:侯艷艷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