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山東省菏澤市東明縣大屯鎮養百老穀物食品公司,機器的轟鳴聲不絕於耳,工人們正忙著趕制訂單,不停地把五穀雜糧投進石磨中,各式各樣的麵粉從出口不斷涌出。
“我在這工作七八年了,主要是管理操作機器,操作簡單,幹活也不太累。這裡離家近,讓咱也能做到工作、家庭兩手抓了。”工人周坤梅説。
養百老穀物食品公司每年加工雜糧一千多噸,産品不僅在線下銷售,還在各大網絡平臺開設網店售賣,年産值近一千萬元。
近年來,大屯鎮積極調整農業産業結構,依託縣域資源發展糧食加工,形成了小米、窩頭面、雜糧面等雜糧加工市場。同時,搭乘電商發展“快車”,把小雜糧推向全國市場,讓小雜糧變身“致富糧”。
在東明縣焦園鄉雨露新村,菏澤福瑞工藝禮品有限公司的工人們正有條不紊地忙碌著,伴著車間空調送來的絲絲涼風,趕走了夏天的燥熱,制皮、充棉、縫紉、檢驗……一個個毛絨玩具排隊“誕生”。
雨露新村村民高娟因為家裏有孩子需要接送上學,無法外出務工,就一直在本村的這家玩具廠工作,寬鬆舒適的工作環境讓她很是滿意。高娟表示,她在這個廠裏面幹了有一年多了,廠裏面一天到晚有空調開放,中午還管飯,時間上也相對自由,接孩送孩都不耽誤,一天能拿到一百多塊錢,工作環境非常好,在這幹得很開心。
走進毛絨玩具手工縫合車間,十多位戴著老花鏡老太太在這裡不停地“穿針引線”,發揮“餘熱”。已經80歲高齡的王貴鴿老人笑著説,“平時自己一個人在閒著沒事,聽説村裏開了家玩具廠,很多老年人都在那裏幹活,我也跟著報了名。沒想到都80歲了還能找到工作,關鍵是這裡有同齡人作伴,中午管飯,冬暖夏涼,還能掙些工資補貼家用,這也太好了。”
菏澤福瑞工藝禮品有限公司目前已形成産品加工、貿易銷售一體化的産業鏈模式,産品大量銷往美國、法國、德國等國家,實現年外匯收入3000余萬元。公司依託“企業+農戶”模式,多點建立共建共享體系,由企業將僅剩縫合環節的半成品送至三春、長興等其他鄉鎮,最後統一收回並當場結算費用。目前玩具加工産業已輻射20個村莊,累計帶動勞動力1000余人,為群眾增收近1500萬元,取得了企業獲益、群眾增收的雙贏效果。
近年來,東明縣抓産業、調結構、促轉型,以産業發展作為助農增收的重要舉措,有效實現了群眾增收,推動了當地經濟發展,激發了鄉村振興內生動力。“雜糧廠”和“玩偶廠”用小産業帶動大發展,致富一方百姓,正是東明縣實施鄉村振興的一個縮影。(文 宋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