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山東頻道消息(記者 郭富瑩):山東省濰坊市作為農業産業化的發源地,在推進鄉村振興的征程中,立足本地特色,深挖各地特色資源,走出了一條鄉村振興發展之路。壽光的蔬菜、昌邑的漁業、臨朐的鵝肝等特色産業蓬勃發展,不僅帶動了當地農民增收致富,還為區域經濟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2024年前三季度,濰坊市實現農林牧漁業總産值1037.3億元、增速4.5%,分別居山東省第一和第二位。
壽光被譽為 “中國蔬菜之鄉”,在蔬菜産業領域持續深耕,成為推動鄉村産業發展的中流砥柱。壽光的蔬菜種植規模龐大,品類豐富多樣,番茄、茄子、黃瓜、蕓豆、胡蘿蔔、韭菜等應有盡有。
壽光市文家街道西蔡家營村是遠近聞名的韭菜種植示範村,該村積極探索創新,成立了壽光市旭信蔬菜專業合作社,打破了韭菜傳統種植模式,實現了多元化的銷售和種植模式,通過電商途徑,一年可銷售韭菜根1000萬棵,陽臺韭菜1萬餘盆。此外,種植戶們實現了“一種多銷”,開發了韭花醬等衍生品,構建了“綜合産業鏈”,使“小韭菜”升級為“大産業”,助力農戶致富增收。
位於萊州灣畔的濰坊昌邑市,海域水質肥沃,餌料生物豐富,為各種海洋生物的生長和繁殖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條件。當地梭子蟹是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産品,具有較高的知名度和美譽度。這一品牌優勢不僅提升了昌邑漁業産品的市場競爭力,還帶動了整個漁業産業的發展。走進位於昌邑市下營鎮的海大集團北方現代生態養殖示範園區養殖車間,24個標準化養殖池塘整齊劃一,智慧工廠化養殖托起了“大産業”規模化發展。
近年來,昌邑市支持改善漁業設施設備,推動提升産業發展質效,已發展建成智慧化養殖大棚450多個,擁有“昌邑蝦皮”“四孔濰鯉”等國家地理標誌證明商標9個、“昌邑大對蝦”“三疣梭子蟹”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産品2個,2023年漁業總産值達35.2億元,佔濰坊市的比重達42.1%。
“我們的産品遠銷日本、俄羅斯、烏茲別克斯坦等國家和地區。2023年,年銷售額突破3億元,深加工熟食品國內市場佔有率達40%。”山東尊潤聖羅捷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長高世峰介紹。走進位於臨朐縣城關街道的山東尊潤聖羅捷食品有限公司,在這裡可以看到不同級別的生鵝肝、冰激淩鵝肝、金磚鵝肝、櫻桃鵝肝、紅酒藍莓鵝肝。“鵝肝”已成為臨朐縣的一張名片,如今,臨朐縣存欄朗德鵝100萬餘只,年出欄近500萬隻,年産鵝肥肝約5000噸,佔全國産量的70%,居全國首位、亞洲第一位。
此外,臨朐縣創新探索“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戶”的全産業鏈共富帶動發展模式,組建養殖合作社70家,發展養殖基地350個,新的發展模式為群眾致富打開了新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