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棗莊將今年確定為“重點工作集中攻堅年” 以實幹實績推動現代化強市建設
2024年悄然落幕,冬日棗莊步履不停,同心同向赴新程。“全市各級要響應市委號召,錨定主攻方向,蓄力重點突破,以實幹實績推動現代化強市建設不斷邁上新水準。”1月10日上午,棗莊市委書記張宏偉在市十七屆人大五次會議閉幕會上説。
回首2024年,棗莊市聚焦“強工興産、轉型突圍”目標,承壓奮進推動經濟運行穩健向好。2024年,全年地區生産總值實現穩步增長,預計全年地區生産總值增長6.2%。1—11月,12項主要經濟指標增速高於山東省平均增速,其中7項指標增速居山東省前5位。棗莊市營收過50億元工業企業發展到7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分別達到24家、613家。
1月6日—10日,棗莊市政協十一屆四次會議、市十七屆人大五次會議依次召開。在這五天裏,來自棗莊市各條戰線、各行各業的政協委員、人大代表們積極履職盡責,傳遞民聲、建言獻策,共商棗莊未來發展大計。
2025年是“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也是加快推進“強工興産、轉型突圍”的關鍵之年。前不久召開的棗莊市委十二屆七次全會暨市委經濟工作會議,研究提出將今年確定為“重點工作集中攻堅年”,系統部署了“工業倍增、區域協同、項目落地、改革創新、鄉村振興、治理高效”等六個方面攻堅任務。
“農村用水需求較大,怎樣才能讓農民用上更便宜的自來水是社會焦點問題。”幾個月來,來自山亭區的棗莊市人大代表張寶長實地考察鄉村民生保障工程,打磨提案。張寶長説,如何讓老百姓接受公益性公墓,以及農村大管網供水建設是他關注的問題。
棗莊市石榴研究院技術研究室主任羅華關注的是如何不斷推動石榴良種化進程,讓更多新品種、新技術落地生根。羅華説,2025年棗莊市石榴研究院將持續提升石榴國家林木種質資源庫的科研創新能力和成果轉化能力,發揮好平臺優勢,做好資源庫提升改造、種質資源保存管理、品種選育、標準制定、示範推廣,讓更多果農享受到科技紅利。
“企業最關心的就是技術創新和人才引進。”棗莊市人大代表、山東瑞興阻燃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張繼騰著重關注企業技術創新支持政策和激勵措施。“更多扶持企業的政策出臺,才能助力企業成長。”張繼騰説,眾多企業都在關注棗莊市委、市政府對經濟發展的規劃,為企業發展找準方向。
1月7日,滕州代表團的審議現場氛圍熱烈,代表們踴躍討論、各抒己見。在聽取發言後張宏偉説,要抓工業強産業,堅持將“工業倍增”作為“頭號工程”部署推進,加快項目建設落地見效、園區發展煥新升級,持續膨脹高端裝備、精細化工等優勢産業規模體量,不斷築牢實體經濟根基。
去年11月,由上海交大智邦科技、山東威達精工、西班牙伊巴米亞機床共同投資建設的滕州市高端五軸機床加工中心項目正式竣工,該項目的建成投産,標誌著滕州成為全國最大的高端五軸數控機床生産基地之一。
棗莊市人大代表、山東威達重工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呂慧彬圍繞棗莊市企業發展狀況進行深入走訪調查,了解到很多企業在技術創新、人才培養和環保方面面臨諸多挑戰。會上,他與其他代表共同探討如何更好推動企業發展,為企業創造更有利的投資興業環境。
因工業而立、因工業而興的棗莊緊盯高端化、智慧化、綠色化發展方向,推動産業鏈、創新鏈深度融合,加快形成更多新質生産力。
在推動工業經濟加速向“新”挺進的征途上,薛城區積極搶佔低空經濟新賽道,瞄準“配件+部件+整機”全産業鏈,建設低空經濟動力谷,力爭2025年棗莊低空經濟動力谷産值過10億元。去年,總投資10.2億元的航景創新重載無人機項目順利進駐低空經濟動力谷。
聯泓集團董事長鄭月明建議,要圍繞棗莊市中心大局,瞄準産業需要,實行産業延鏈和補鏈招商。同時實施更加積極、有效的人才政策,充分發揮高校、科研院所的資源優勢,用好“榴棗歸鄉”等相關政策,積極為招大引強凝聚智力。
圍繞産業發展需求,“榴棗歸鄉”工程不斷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截至目前,棗莊青年人才集聚數量達2.4萬人,駐棗院校畢業生留棗就業創業比例突破30%。2025年,當地將引進專業技術人才5000人、技能人才8000人,為城市的可持續發展注入新鮮血液。(大眾日報記者 李子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