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寧魚臺:麥浪翻金穗 奏響豐收曲
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  |  2025-06-09 14:48:38

  仲夏時節,濟寧市魚臺縣40萬畝小麥迎來收割季。在確保夏糧顆粒歸倉的同時,魚臺縣積極推進小麥秸稈打捆離田和綜合利用,走出一條生態效益與經濟效益雙贏的新路徑。

  6月5日,在濟寧市魚臺縣谷亭街道胡集村的山東省供發集團小麥收割現場,4台大型聯合收割機穿梭其中,金黃的麥穗被捲入機器,收割、脫粒、裝車一氣呵成。不遠處,摟草機將散落的秸稈迅速聚攏,打捆機隨之將秸稈壓實、捆紮,整齊的草捆排列在田間,清運車輛及時將草捆運走,整個流程高效有序,實現了小麥秸稈快速離田。

濟寧魚臺:麥浪翻金穗 奏響豐收曲_fororder_1.多臺收割機正在聯合作業,有序收割麥子(邱鵬翔攝)

多臺收割機正在聯合作業,有序收割麥子 攝影 邱鵬翔

  為有力促進秸稈離田和綜合利用工作,魚臺縣打出政策“組合拳”,在給予收儲企業財政補貼的同時,對購置農作物秸稈打捆機械的收儲企業、合作社及農戶,除享受中央財政資金獎補外,再予以縣級財政獎補。

  這一系列政策極大調動了農機主的購機熱情。“我們合作社有摟草機、打捆機40余臺,負責唐馬、谷亭、老砦三個鎮街七萬餘畝的小麥打捆離田作業,每天能打捆1萬餘畝,預計一週內就能完成秸稈打捆離田。”魚臺縣永峰秸稈回收專業合作社閆永峰表示。

濟寧魚臺:麥浪翻金穗 奏響豐收曲_fororder_3.摟草機將散落的秸稈迅速聚攏(趙詩影)

摟草機將散落的秸稈迅速聚攏 攝影 趙詩影

  為確保小麥秸稈順利離田,魚臺縣各鎮街與12家收儲企業簽訂離田作業合同,在魚臺縣設置31個秸稈收儲點,預計今年可收集小麥秸稈45萬捆,約12萬噸,用於發電、造紙、製作飼草等,綜合利用率達97%以上,真正實現了變廢為寶。

  與此同時,在夏收的“戰場”上,魚臺縣農業部門成立了三支農機作業應急保障服務小組,深入田間地頭,為農機手提供機械維修、零配件供應、安全生産等一站式服務,保證機械一旦出現故障,第一時間解決。

濟寧魚臺:麥浪翻金穗 奏響豐收曲_fororder_5.清運車輛及時將草捆運走,實現小麥秸稈快速離田(楊存葆)

清運車輛及時將草捆運走,實現小麥秸稈快速離田 攝影 楊存葆

  “全縣投入聯合收割機1100多臺,運糧車3000多臺,預計6月10日將全面完成40萬畝小麥收割工作。今年我們新增高性能小麥收割機200余臺,機損率降至1%以下,確保豐産又增收。”魚臺縣農業農村局高級工程師高照峰介紹。

濟寧魚臺:麥浪翻金穗 奏響豐收曲_fororder_6.打成草捆的秸稈被送往附近秸稈收儲點(楊存葆)

打成草捆的秸稈被送往附近秸稈收儲點 攝影 楊存葆

  從金黃的麥浪到整齊的草捆,從繁忙的收割現場到有序的秸稈利用,魚臺縣用實際行動書寫著夏收的精彩答卷。在保障糧食安全的同時,魚臺縣積極探索秸稈綜合利用新途徑,既守護了綠水青山,又為農民增收開闢了新渠道,一幅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增綠的鄉村振興新畫卷正在魚臺大地徐徐展開。(文 李英華 邱鵬翔 楊存葆)

編輯:宋雯琪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