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山東印發節水産業發展規劃 2027年節水産業規模要達到千億元
近日,在鄒平市韓店鎮韓店村高標準農田裏,大型指針式噴灌機正在對玉米地進行節水灌溉。
近日,山東省水利廳、省發展改革委、省科技廳等8部門聯合印發《山東省節水産業發展規劃》,提出未來山東省節水産業高品質發展的思路、佈局、方向和路徑,到2027年山東省節水産業規模達到千億元,到2035年實現産業規模十年翻一番。
節水産業是指為節水而組織開展相關經濟活動的總稱,包括節水相關技術研發、裝備和産品生産製造、工藝改進、節水智慧化綜合集成、節水服務等經濟活動。“節水産業發展潛力大,前景廣闊,近年來,山東省採取企業培育、金融扶持、科技創新等一系列措施,但在推進機制、市場培育等方面還存在一些不足。”山東省節約用水辦公室主任彭學軍介紹,此次出臺的規劃,是在去年印發《關於加快發展節水産業的實施意見》的基礎上,引領節水産業高品質發展的又一重要舉措。
《規劃》包含總體思路、發展佈局、重點領域、重點工程、保障措施等5部分,提出到2027年,山東省節水産業規模達到千億元,形成10個以上特色優勢節水産業集群(園區),培育2個以上國家級或省級節水科技創新平臺,建成黃河流域節水産業高品質發展先導區;到2035年,山東省節水産業規模十年翻一番,打造5個以上百億元規模特色優勢節水産業集群,建成全國節水産業高品質發展高地。
在發展佈局方面,山東省立足各地資源稟賦和産業基礎優勢,推動形成濟南、青島“雙核引領”,沿黃、濱海“兩翼帶動”,特色優勢節水産業集群(園區)“多點支撐”的“2+2+N”節水産業發展佈局。其中,濟南和青島要培育一批具有引領帶動效應的龍頭企業和産業集群;沿黃地區以農業節水增效為目標,重點發展節水灌溉設備、輸水管材製造和智慧灌溉服務,打造黃河流域農業節水樣板;濱海地區依託海水資源豐富的優勢,著力推進海水淡化技術研發、設備製造和海水綜合利用産業鏈融合發展,打造全國海水淡化與綜合利用高地。
《規劃》從發揮山東省基礎特色優勢、培育塑強節水産業鏈條出發,將先進節水裝備和設備、新型節水材料和藥劑、水計量監測和智慧節水、現代節水管理服務作為節水産業發展的4個重點領域,提出實施産業鏈群培育、重大項目支撐、創新能力提升、品質品牌引領等4項重點工程,以及完善組織推進機制、強化資源要素保障、深化對外開放合作等保障措施,還明確了相關部門推動節水産業發展重點事項分工,保障《規劃》任務順利實施、落實落地。
充分發揮製造業基礎優勢,山東省將圍繞農業、工業、生活等各領域節水需求,強化自主研發、設計、製造和系統集成,構建高端化、系列化、規模化節水裝備設備製造體系。到2027年,高效節水灌溉、廢水處理回用、高效冷卻、高端泵閥、智慧生活節水器具等先進節水裝備和設備製造産業規模達到500億元以上。
聚焦節水灌溉、供排水、引調水和工業、市政、石油開採等領域水質凈化、水效提升等需求,山東省提出要加強複合型、高效型、環保型節水材料和藥劑的研發生産,與下游産業協同聚焦新場景,研製新産品,開發新應用,由製造銷售産品向提供一體化解決方案轉型。到2027年,新型輸水管材、高性能水處理膜材料、綠色水處理藥劑、複合型土工合成材料等節水材料和藥劑産業規模達到300億元以上。
智慧節水是當前節水産業發展的重要方向之一,山東省提出加強用水計量監測設施標準化、規範化建設,不斷完善用水計量監測體系,推動水資源計量器具製造向智慧用水管理服務延伸,促進物聯網、人工智能、數字孿生等技術在水資源取供用排各領域利用,全面提升數字節水、智慧節水水準。到2027年,水計量監測和智慧感知設備、智慧節水系統開發等産業規模達到100億元以上。
此外,山東省還將深入推進節水服務業與先進製造業、現代農業、水生産和供應業等融合發展,探索完善合同節水管理等新業態、新模式等,到2027年,現代節水管理服務産業規模達到100億元以上。 (大眾日報記者 方壘 通訊員 鄭龍躍 霍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