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2日至22日,由教育部中外語言交流合作中心主辦,山東石油化工學院承辦的“大河之洲”國際中文夏令營舉辦。來自俄羅斯阿爾梅季耶夫斯克國立技術大學“高等石油大學”的14名師生跨越山海,在東營展開了一場別開生面的文化探索之旅。
開營儀式 供圖 東營市委宣傳部
7月13日上午,開營儀式在山東石油化工學院舉行。儀式上,中俄師生共同觀看了東營城市形象片和往屆“漢語橋”精彩集錦,俄羅斯學員代表嬌莉用流利的中文表達了參與活動的喜悅與期待。隨後,師生們漫步校園,伴著悠揚古箏提筆落墨,當晚的乒乓球友誼賽更讓雙方在競技中增進情誼。
活動中,夏令營學員們在黃河三角洲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駐足觀賞“黃藍交匯”的壯麗奇觀;在鳥類博物館內,栩栩如生的珍稀標本讓學員們感受到濕地生態的勃勃生機;在黃河文化館,沉浸式展覽則幫助學員們讀懂了大河文明的千年傳承。
夏令營學員們走進鳥類博物館 供圖 東營市委宣傳部
夏令營學員們還走進濟寧曲阜,進行文化體驗,感知濟寧厚重的歷史。此外,夏令營還精心安排了孫子文化園、呂劇博物館、勝利石油科技館等特色參訪,通過兵法智慧、戲曲藝術、石油科技等多維度展示齊魯文化的深厚底蘊。
在7月21日的結營儀式上,學員們接過沉甸甸的結業證書,眼中滿是不捨。當晚的聯歡會上,中俄師生載歌載舞,用音樂跨越語言障礙。
活動現場 供圖 東營市委宣傳部
本次夏令營累計開展文化體驗活動12場,實地研學8次,漢語課程36課時。活動不僅搭建了中俄青年交流的橋梁,更通過黃河文化、石油工業等特色內容,向國際友人展示了新時代中國的多彩畫卷。山東石油化工學院將以此次活動為契機,持續深化與俄方院校在人才培養、科研創新等領域的合作,為促進文明互鑒貢獻教育力量。(文 黃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