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陜西報道(吳宇婷):11月5日,2020年“外國‘網紅’解碼幸福陜西”大型融媒體活動走進渭南市大荔縣。
表演現場 攝影 吳宇婷
一個木偶,二十多條細線,提線藝人們巧妙地運用提、撥、勾、挑、閃、搖等方法操控,再加上提線藝人獨特的線腔,配以牛皮筋特製的皮弦胡、馬鑼、錚子、兒馬號等專用樂器,便是一齣大戲……在有著百年曆史的豐圖義倉景區內,不斷傳來陣陣鼓掌聲和夾雜著英語的歡呼聲,表演現場,外國“網紅”拿出自己的拍攝設備,將精彩畫面悉數拍下。
“一個木偶,通過表演者的操控,竟然可以做出這麼多動作,甚至連手關節都有‘戲’,這太有意思了,我非常喜歡。”來自英國的 “網紅”Oliver Joshua Barrett驚喜地將自己的鏡頭對準表演現場,將自己眼前看到的有趣畫面記錄下來。
“你們知道嗎?這個木偶戲已經有幾千年的歷史了,我一定要讓你們看到這個非常有意思的表演,這些木偶真的太可愛了。”來自西班牙的“網紅”Noelia Rodriguez Pascual與來自墨西哥的“網紅”Maximiliano Javier Carrera Camachol舉著相機解説道。
西班牙“網紅”Noelia Rodriguez Pascual(左)與墨西哥“網紅”Maximiliano Javier Carrera Camachol錄製視頻 攝影 吳宇婷
據合陽縣線腔木偶劇團副團長肖成軍介紹,合陽提線木偶戲始於漢而興于唐,具有悠久的歷史和極高的藝術價值,有強烈的地方特色和黃河文化的特色,是中國北方僅見的提線木偶劇種。合陽縣提線木偶戲,是陜西省首批進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的地方戲劇。
合陽縣線腔木偶劇團副團長肖成軍向國際在線陜西頻道介紹相關情況 攝影 吳宇婷
“最多的時候,一個木偶需要40根左右的線操控完成表演。”肖成軍説,提線木偶戲這種劇種包含了提、撥、勾、挑、扭、掄、閃、搖等多種操作技巧和創造性的獨有特技,所以對提線藝人的技術要求就很高。通過藝人的精湛技藝,賦予原本無生命的提線木偶以藝術活力,使之登上舞臺,活靈活現,栩栩如生。“這也就是為什麼表演提線木偶戲的藝術團隊會有‘一線提起天下事,兩手撥弄古今人’的美譽了。”肖成軍説。
近年來,合陽縣提線木偶戲頻頻走出國門,先後赴美國、英國、德國、意大利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進行文化交流演出,提線木偶戲以精湛的演出讓越來越多的各國觀眾認識和欣賞到線腔這種中國傳統戲曲特有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