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潼關:産業幫扶 激活“造血”促增收
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  |  2020-11-13 15:45:20

  國際在線陜西報道:11月12日,由渭南市委宣傳部召開的“決戰脫貧攻堅 決勝全面小康 推動鄉村振興”系列新聞發佈會潼關專場在潼關縣金橋現代農業園區舉辦,中共潼關縣委副書記唐嫻介紹了當前該縣脫貧攻堅工作情況。

渭南潼關:産業幫扶 激活“造血”促增收

  中共潼關縣委副書記唐嫻介紹當前該縣脫貧攻堅工作情況 攝影 劉嘉宸

  唐嫻表示,潼關縣是陜西省委、省政府確定的黃河沿岸土石山區片區縣,2014年,潼關縣有建檔立卡貧困戶5031戶15958人,貧困村14個。截至目前,潼關縣已脫貧4687戶15479人,貧困村全部出列,貧困發生率由2014年末的13.43%下降到0.39%。脫貧攻堅以來,潼關縣建檔立卡貧困人口人均收入由2014年的3149.08元人民幣增長到2019年的9722.53元人民幣。當前,潼關縣剩餘貧困戶343戶478人已全部達到“兩不愁三保障”要求,現行標準下全縣建檔立卡貧困戶將實現全面脫貧。

  特色美食助力就業幫扶紮實推進

  在潼關縣盛潼餐飲管理有限公司潼關肉夾饃面餅加工車間裏,來自附近村鎮的工人在趕制一批來自電商平臺的夾饃速凍餅訂單。

渭南潼關:産業幫扶 激活“造血”促增收

  潼關縣盛潼餐飲管理有限公司潼關肉夾饃面餅加工車間忙碌的工人 攝影 劉嘉宸

渭南潼關:産業幫扶 激活“造血”促增收

  脫貧戶周小英介紹自己現在的生活 攝影 劉嘉宸

  “自從建起了這些餐飲工廠,我在‘家門口’找到了能發揮自己技術的崗位,現在每個月工資5000多元人民幣,再也不用去外地奔波。現在,我家房子翻新了,還買了車,兩個孩子上了高一,家裏條件變好了,娃們臉上的笑容也多了。”來自周家莊村的脫貧戶周小英説。

  “近年來,我們對於有就業、創業意願的貧困戶,積極開展了培訓,幫助自主就業創業。”潼關縣盛潼餐飲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董開鋒説。據悉,該企業自成立以來,公司以農民入股的形式共幫扶貧困戶460戶,累計給貧困戶分紅42.9萬元人民幣,將潼關籍75名勞動力就地轉化就業,其中5戶貧困戶,平均月收入可達3000元人民幣。

  “持續脫貧、不再返貧,還要緊緊扣住産業特色,培育出有市場、可持續的産業,變産業特色為精準扶貧的亮色。”潼關縣發展和改革局局長宋學祎説。他介紹,近年來,潼關縣依託潼關地方特色小吃享譽全國的品牌優勢,于2019年9月按照每戶1萬元人民幣的標準,申請産業扶貧專項資金387萬元人民幣,通過“合作社+企業+貧困戶”的模式,將專項資金入股到餐飲企業中,既壯大了村集體經濟,又支持了地方餐飲和食品加工業的發展,還能為群眾創造每年不低於股本8%的分紅。

  高品質果業助推産業幫扶穩步提升

  “截至10月28日,我們今年的軟籽石榴已經銷售一空,雖然現在總銷售額還沒統計出來,但我預測已經可以超過2019年的1.5億元人民幣。” 在潼關縣金橋現代農業園區,負責人王新軍笑著説。

渭南潼關:産業幫扶 激活“造血”促增收

  顆粒飽滿的軟籽石榴 攝影  劉嘉宸

  高品質的軟籽石榴相比當地傳統經濟作物,具有成倍的高産值,成為了專供中高端消費市場的水果産品。王新軍介紹,近年來,入股金橋現代農業園區的群眾借助它,一畝石榴樹每年能收益2萬5千元人民幣。

  “軟籽石榴是近年來潼關縣培育的特色産業,其市場銷路好,經濟效益高,已成為全縣助力群眾脫貧致富、帶動縣域經濟轉型發展的主導産業。”潼關縣扶貧辦主任馮麗英介紹,當前,潼關縣軟籽石榴産業發展按照“規劃引領、政策扶持、目標導向、考核跟上”的辦法,採取“宣傳鼓動、政策推動、示範帶動、服務拉動、縣鎮村齊動”的措施加大發展力度,形成了“縣有産業園、鎮有示範點、村有示範戶”的良好局面。

  據了解,截至目前,潼關縣全縣軟籽石榴面積已達到3.14萬畝,其中挂果面積1.2萬畝,産量達7000余噸,2019年産值1.5億元人民幣,計劃到2021年全縣軟籽石榴面積達到5萬畝,年産商品果2.5萬噸。當前,潼關縣共有5家從事軟籽石榴産業的農業企業,10個農民專業合作社及産業脫貧合作社,種植軟籽石榴面積2.5萬餘畝,帶動貧困戶1058戶3062人,安排貧困戶勞動力135人,貧困戶年戶均增收500元人民幣以上。

  “在未來,我們還將實施品牌戰略,把軟籽石榴打造為潼關的‘拳頭’産品,讓軟籽石榴産業成為農村經濟發展的新動能,進一步推進産業脫貧,為鄉村振興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奠定堅實的基礎。”馮麗英説。(文 劉嘉宸)

編輯:王菲
“‘雲上解碼幸福中國’——外媒記者雲參訪”系列活動之西安國際推介日_fororder_871c824428f68095bda481ffe3c6a9e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