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檢察機關拓展公益訴訟案件辦理新領域
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  |  2020-12-31 14:00:19

  國際在線陜西消息:12月29日上午,延安市檢察院召開新聞發佈會。據了解,2020年延安市檢察機關共受理公益訴訟案件線索922件,同比上升23.4%,其中民事公益訴訟案件線索20件,行政公益訴訟案件線索902件,全市整體辦案規模和核心業務指標數據位居全省前列。

  根據民事訴訟法、行政訴訟法、英烈保護法的有關規定,檢察機關提起公益訴訟傳統的法定範圍是生態環境和資源保護、食品藥品安全、國有財産保護、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英烈名譽榮譽保護等領域,俗稱“4+1”領域。

  2019年11月,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的決定提出:“擴展公益訴訟案件的範圍”。按照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積極穩妥拓展公益訴訟案件範圍的指導意見》的規定,新領域案件主要是指安全生産、公共衛生、生物安全、婦女兒童及殘疾人權益保護、網絡侵害、扶貧、文物和文化遺産保護等領域公益案件。

  除了辦理好公益訴訟傳統領域案件外,延安市檢察機關全力辦理好公益訴訟新領域案件。延安市檢察院第五檢察部副主任吳小剛介紹,2020年以來,延安檢察機關在高速公路沿線安全、城市窨井蓋安全、文物和英烈紀念設施保護、野生動物保護、殘疾人、未成年人權利保護等方面辦理了一批新領域案件。

  吳小剛表示,辦理的這些案件共督促整改城市道路建設及高速公路沿線安全問題26處,涉野生動物種類7種、147隻;挽回國家損失11萬餘元;督促修復文物建築、革命舊址及紀念碑15處,取得了良好的政治效果、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

  此外,延安市檢察院第五檢察部副主任白雪還就行政機關當如何回復落實行政公益訴訟訴前檢察建議作了説明。白雪介紹,根據最高人民檢察院、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檢察公益訴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中的規定,在檢察機關發出訴前檢察建議後,行政機關應當在二個月內依法履行職責並書面回復。如果出現國家利益或者社會公共利益損害繼續擴大等緊急情形的,行政機關應當在十五日內書面回復。

  白雪表示,在檢察建議發出後檢察機關會對行政機關履職情況進行跟進監督,督促其按照訴前檢察建議的要求全面履職,修復被損害的公益,對於到期不回復的或整改落實不到位的,檢察機關依法向法院提起行政公益訴訟。(文 王健)

  

編輯:王菲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