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至和漢濱脫貧路上的“雁塔印記”
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  |  2021-02-25 20:11:49

    國際在線陜西消息:2020年是決戰決勝脫貧攻堅之年,經過8年持續奮鬥,全國如期完成新時代脫貧攻堅目標任務,脫貧攻堅戰取得全面勝利。

  在這場全國一盤棋的“戰役”中,西安市雁塔區傾心、傾情助力西安市周至縣和安康市漢濱區打贏脫貧攻堅戰,統籌推進各項幫扶任務。

周至和漢濱脫貧路上的“雁塔印記”

  俯瞰雁塔幫扶的周至縣馬召鎮辛口村 攝影 賀冬鵬

  産業扶貧 讓周至幫扶村與貧困告別

  按照省市脫貧攻堅部署,2017年6月開始,雁塔區幫扶周至縣馬召鎮、厚畛子鎮14個貧困村、223戶貧困戶。自此,14支駐村工作隊、40余名駐村幹部便如同散落在這14個貧困村的“螢火”,與村民一起,探尋一條脫貧致富路。  

周至和漢濱脫貧路上的“雁塔印記”

  群三興村的光伏發電産業 攝影 賀冬鵬

  三年多來,雁塔區投入財政幫扶資金5000余萬元,協調引進社會幫扶資金1000余萬元,因村制宜開展基礎設施、産業發展、扶志扶智項目135個。特色旅遊、農家樂,土蜂蜜、紅土豆、白玉米、黑豬肉等優質農特産品生産銷售,光伏發電、石磨坊……一項項扶貧産業讓村民們有了營生和出路。

  此外,雁塔區還組織轄區酒店優秀廚師,赴周至縣厚畛子鎮老縣城村舉辦烹飪技能培訓;在馬召鎮上馬村舉行雁塔區、周至縣高層次人才助力精準脫貧簽約,組織30名專家就農業、科技、衛生、旅遊、教育等開展現場智庫服務,為扶貧産業做好配套服務。

  如今,14個貧困村全部脫貧退出,223戶貧困戶“兩不愁三保障”全部達標。2021年2月初,在春節即將到來之前,雁塔區組織了一次“牢記囑託 感恩奮進 脫貧攻堅回村回訪活動”,讓曾經在這14個貧困村戰鬥過的駐村第一書記看看村裏的變化,看看最牽掛的人。

  路平了、燈亮了、橋穩了、網通了……變化是這三五年發生的,但當村民們有了家底、有了積蓄甚至是有了産業,這些村真正與貧困來了一場告別。  

周至和漢濱脫貧路上的“雁塔印記”

  散落在深山裏的漢濱人家 攝影 沈琪

  消費扶貧 讓漢濱與鄉村振興“牽手”

  貧困人口多、貧困程度深、脫貧任務重、脫貧難度大,這是漢濱區脫貧攻堅的“反向家底”。

  為了將漢濱區的家底“矯正”,在“漢濱所需、雁塔所能”的思路下,一年多來,雁塔區向漢濱區投入幫扶資金650萬元,開展實施41項幫扶事項,消費扶貧突破1200萬元。

  雁塔區以“三專”建設為抓手,與漢濱區簽訂《西安市雁塔區 安康市漢濱區優質富硒農特産品消費扶貧“五進”合作協議》,向漢濱區捐贈50萬元“消費扶貧幫扶資金”。截至目前,雁塔區設立消費扶貧專館3個、專區2個(線下1個,線上1個)、落地專櫃206個。  

周至和漢濱脫貧路上的“雁塔印記”

  漢濱區線下扶貧展銷點 攝影 沈琪

  此外,雁塔區把針對漢濱區的消費扶貧嵌入到全年5大展銷活動及消費扶貧月活動中,在2020年春節和“五一”期間,先後舉辦的漢濱區富硒産品年貨展銷會和安康富硒茶線上線下推介會,累計銷售額達到360余萬元。

  近日,雁塔區西影路西勘小區消費幫扶生活館營業了,130平方米的面積是目前轄區最大的消費幫扶生活館。館內上架的300余種扶貧産品以周至縣馬召鎮、厚畛子鎮及漢濱區為主,也兼營其他區縣扶貧産品,開業當天銷售額達到3.6萬餘元。

  2020年3月,漢濱區實現了整區脫貧摘帽,“一方水土養不活一方人”的難題得到解決。如今,為鞏固脫貧成果,雁塔區與漢濱區將繼續深化合作,拓展消費扶貧渠道,激發消費扶貧需求,進一步促進扶貧産品銷售和群眾增收。

  土特産賣出好價錢,農産品也能富農民,如今的漢濱區,已經送走貧困,正在迎接鄉村振興。(供稿 雁塔區委網信辦 編輯 柳洪華)

編輯:王菲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